免费发布信息 您好,欢迎访问音乐生态网 ! 请 [登录][注册]
广告

    首页>创业>创客>2016创业公司死亡名单:风停了 猪摔死了!

    2016创业公司死亡名单:风停了 猪摔死了!

    资讯头条 | 乐度网 2016年7月18日
    [摘要] 始于2015年下半年的资本寒冬到现在已经一年,这期间被“冻死”的公司不计其数:风口上的飞猪,当风停了,也就摔死了。道理我们都懂,猪只能是肥猪,成不了飞猪。创业江湖,非生必死,高楼之下,步步为营,尸骨为基。2016年创业公司半年报:那些倒下神坛的明显创业公司,到底输在哪里?

    2016创业公司死亡名单:风停了 猪摔死了!

    虽说2016年刚刚过半,但“凛冬”气质浓烈,让人感慨万千。

      

    一边,“资本寒冬”、“估值跳水”、“融资放缓”仍然霸据上半年主要关键词的位置,另一边,N家创业公司接连死掉,尸横遍野。典型案例如下:  


    蜜淘网:败给巨头

      

    蜜淘网曾是跨境电商的标杆,有“海淘版唯品会”之称。蜜淘网创始人谢文斌出身于天猫,此后看中海淘风口,2013年10月开始创业,打出正品的旗帜,做代购、导购平台。2014年3月份“CN海淘 ”上线,2014年9月份正式更名为“蜜淘”,定位于“海外品牌限时特卖网站”,要做海外购物领域里的京东。


    蜜淘网的融资经历也十分不凡:2014年,蜜淘网在上线之前,CN海淘就获得了蔡文胜的100万元投资;2014年7月,蜜淘网获500万美元A轮融资。同年11月,蜜淘网获得3000万美元B轮融资。

      

    在一年的时间内,蜜淘网获得了三次融资,融资额指数级增长,最后一次在当时是进口电商领域已披露的金额最大的一笔融资。一时之间,蜜淘网风光无限。

      

    然而从今年3月底开始,就不断有媒体爆出蜜淘网已倒闭。多家媒体报道称,蜜淘网的办公室已经人去楼空,消费者下单之后没反应,客服电话无响应。

      

    7月6日蜜淘网仍可登录,但投资中国网记者拨打客服电话发现仍然无人接听。蜜淘网的微博、微信账号几个月来亦始终没有更新。从种种迹象来看,虽然蜜淘网仍未倒闭,但运营明显处于瘫痪状态。

      

    复盘蜜淘网的发展史,明显看到蜜淘网是如何在巨头的夹击之下步步溃败的。

    蜜淘网:败给巨头

    在拿到B轮融资之后,蜜淘网掏出千万元频繁刷广告,同时在多个领域发起价格战。蜜淘网还策划了“5·20激情囤货节”和“6·18电商大促”,宣称其是保税区最低价,和天猫京东等大佬叫板。

      

    但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谢文斌曾公开表示,“就算我再融1亿美金,也不可能成为巨头打价格战的对手,巨头可以通过渠道与补贴的方式把价格压到很低,但是创业公司没有办法这样长时间消耗下去。”

      

    另一方面海淘的模式下,用户体验无法保证,客户的恶评向雪片一样飞来,也让蜜淘网疲于奔命。

      

    2015年9月,蜜淘将传统B2C进行细分,开始战略收缩,提出韩国免税店概念,专注韩国商品,变得“小而美”。但此时跨境电商竞争已经刺刀见红,蜜淘网没有迎来C轮融资,资金链断裂已无法避免。

      

    博湃养车 :O2O的伪命题

      

    博湃养车,创办于2014年,是最早的一批养车O2O创业公司。

      

    创始人吉伟在创业前做到了某汽车厂商的中层管理职位,对汽车市场非常熟悉。公司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是吉伟几个好朋友的共同集资,不到100万元。但公司发展势头很好,成立第二个月订单量就增长到500以上。此后,博派养车的发展形势更是一片大好。

      

    2014年7月,博湃养车拿到了1000万元A轮投资。2015年3月底,博湃获得京东、易车1800万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六亿美元。它们带来的还不仅是钱,京东的导流对博湃的扩张起到了重大的助推作用。

      

    一年不到,博湃已经成为汽车养护的行业巨头,当之无愧的老大,身上笼罩着知名的投资机构、互联网大佬级战略投资者的耀眼光环。

      

    但仅一年后,博湃养车就轰然倒下了。

      

    回头来看,博湃养车的问题其实早就埋下。在资本的加持下,博湃养车的扩张堪称疯狂,采取了极端激进的补贴战略,客单价甚至低至1元。用补贴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再延伸至产业链的其他部分,实现自我造血,这是O2O最爱讲的故事。 

     

    但现实并未如愿。上门服务本身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微薄,随后杀入的高附加值产业链项目——保养、维修、保险、救援等,客户转化率只有百分之几,远远达不到预期。

      

    2015年下半年的资本寒冬,让博湃养车的融资希望破灭。2015年12月,博湃养车的业务几乎全线停止。号称汽车后市场占有率达到75%的博湃养车,就这样沉没于创业大潮之中。

      

    2016年4月5日凌晨,博湃养车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长文《认识这么久,第一次说再见》,正式宣布破产倒闭。消息一出,行业哗然,博湃养车曾是养车O2O类的明星公司,论规模全行业第一,估值曾高达6亿美金,距离独角兽仅一步之遥。 

    美味七七:股东矛盾

    美味七七:股东矛盾

      

    美味七七成立于2013年5月,以上海为中心,提供高品质的生鲜食材,并全程配以冷链配送。2014年5月美味七七获得了来自亚马逊的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在倒闭之前,美味七七有着不错的口碑,其斥重资自建冷链物流体系,在上海自建万亩蔬果农场基地,较好保障了用户体验。2014年底的报道显示,美味七七当时有5000多个SKU,沪上中央仓储达一万多平方米;此外美味七七自建全程冷链物流,建有30个中转“站点”覆盖上海各区域,并已开通一日三送。

      

    美味七七CEO宓平认为自建冷链物流是直击行业痛点,她说:“超市的水果损耗率至少在20%,也就是说100个水果摆上架就立刻坏了20个。”  


    2015年,美味七七引入了众多线下社区店作为合作商户,除了销售各类生鲜食品外,还有各类休闲食品和生活用品。2015年5月份,美味七七在上海推出了生鲜“1小时送达”的服务,用户购买合作商户的产品,也能获得“1小时送达”的服务。  


    这进一步加大了自建物流的压力,媒体报道称,美味七七为了实现全部商品的1小时送达服务,在上海地区新建了很多自营配送点。

      

    自建物流是一把双刃剑,甚至曾让京东差点死于资金链断裂,幸运的是京东得到了投资机构的坚定支持。

      

    而美味七七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到2015年底就不断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2016年4月,宓平向媒体表示公司资金链断裂的原因是股东矛盾。

      

    4月7日,上海生鲜电商美味七七宣布关闭并申请破产清算。此后其他生鲜电商有意收购但无果而终,现在登陆美味七七官网,只能看到一则简短的公告:“由于公司收购方的突然退出,使得公司资金流出现问题。管理层被迫在仓促中暂停营业。”

      

    美味七七的倒闭非常突然,留下了约500万元的消费者预付卡余额,此外还拖欠数百位员工工资,欠下供应商2000万元的货款。

      

    神奇百货—— 成功来的太早

      

    王凯歆,98 年妹子,16 岁辍学创业,主打 95 后概念,所有这些鲜明的标签让她迅速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在 BTV 的创业真人秀《我是独角兽》现场,被五个资本大佬争抢。2016 年年初,她拿到了 2000 万 A 轮融资。  


    实际上,王凯歆做的事情是一个类似代购的生意。她定位于95后,供应商主要是淘宝店家。用户下单后,他们再通过淘宝将商品拍下,继而由淘宝卖家发货给用户。这与王凯歆过去在QQ空间做的代购生意几乎没有差别。

      

    这个模式的估值声称达到了6000万,并且投资人对王凯歆本人赞誉不断。

      

    7月6日,有投资人说:“神奇百货的问题或许部分是因为一个心智未全的少女CEO过早地接触了太多诱惑。在某种意义上,资本还来不及让她成熟,她却被资本越带越远。”

      

    目前,公司宣布裁员到“不到十一个人”。王凯歆在《神奇百货成立的一年里,我几乎经历了创业所有该遇到的坑》的文章里这样反思道:

      

    “轻易涉足电商供应链、盲目扩张、忽视用户需求、盲目曝光,大公司心态。”“我发现我犯了和陈年一样的错误,盲目相信空降职业经理人,盲目扩张人员和产品线,没有合理管控公司现金流。”


    国内外倒闭的独角兽型创业公司


    下面这13家公司,获得的投资超过了1亿美元,本可以成为真正的独角兽,但是最终因策略失误而死去。


    1、国外死去的明星创业公司

    国外死去的明星创业公司

    国外死去的明星创业公司

    2、国内死去的明星创业公司

     

    国内死去的明星创业公司

    如果说2015年是资本和创业者的冬天,那么2016年则是一场更加冷酷的寒冬,今年以来,国内死去的明星创业公司如下:


    创业公司被“伪需求”坑了


    创业历程中,最悲催的事儿是什么?那就是,团队耗费时间、废寝忘食、排除万难地做出了一款高质量的产品,但却发现,原来根本押错了用户的“痛点”,无法令用户持续使用,最终走向沉寂。


    这些创业项目,就往往是掉进了“伪需求”的坑。那么,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坑”

    创业公司被“伪需求”坑了

    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称:盲目乐观,还在追求高估值,还在为自己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还在扩张补贴,现金低于6个月了还没有凶悍调整,融资还没有当第一大事,还在幻想有投资人巨额支持,都是死翘翘前夕的症状。


    昨天还牛B哄哄的公司,明天说死就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虚假的浮华?


    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称:

      

    盲目乐观,还在追求高估值,还在为自己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还在扩张补贴,现金低于6个月了还没有凶悍调整,融资还没有当第一大事,还在幻想有投资人巨额支持,都是死翘翘前夕的症状。


    微信“温城辉”结合个人的经历犀利批评称:

      

    1、许多创业公司融了资之后一下子就忘了起步的时候的艰辛,养成了骄奢淫逸的氛围,烧到快死了才恍然大悟,但都已经无力回天。

      

    2、互联网行业因为最早都是抄硅谷的,所以也会流行照搬硅谷的文化,大家以对标硅谷为名搞起了豪华的办公室,丰盛的下午茶,多种多样的员工活动,动不动出国旅游,大多数钱都还没赚到的公司,你看着一群人在办公室里办公,戴个耳机刷个微博,到点就下班,就好像扔一堆钱在一个巨大的火炉里烧一样。

      

    3、很多公司工资也乱开,而且喜欢超过需要去引入高管,动不动年薪60、70万,你的公司什么时候能赚回大家的工资啊?

      

    曾在美国硅谷从事3年多天使投资,“威基金”创始人郭威表示:


    中国的创业者“太快”,缺少“敬畏”和“安静”。国人害怕很多东西,比如害怕丢面子,害怕赔钱,害怕做不起来,然后吹半天牛,吹出一个牛B回不来了的那种。因为各种“害怕”,很多人会寻求创业捷径。于是,很多浮躁,杂乱,不真实的情况也就随之发生了。  

    v

    ▌避免踩雷,创业者该如何做?

      

    Paul Graham 曾在《How Not To Die》一文里对死亡的创业公司做了分析:一般说来,创业公司死亡,要么没钱了,要么就是关键创始人逃跑,而通常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的。那么,那些拿掉融资但最终死掉的创业公司到底做错了什么?创业者们该如何做,才能尽量避免踩到雷?

      

    错误一: “盲目烧钱扩张,只会加速死亡。”

      

    很多企业总是希望能够一口气吞掉大象,经常在拿到些种子投资以后,就想在一年内把十年该干的活搞定,还要像间大公司一样运作。对早期的创业公司来说,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机会。

      

    因为早期的创业公司其实没有什么用户或者顾客,早早就关心起“规模化”可不是什么好事。越大的公司行动越慢,越大的公司花费越多,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

      

    并且事实上,不管你是否成功地融到了钱,还是使用自己的资金在支撑,都要在扩张规模时在如下方面注意平衡:把钱花在哪儿、花钱的速度、预测你到达下一个里程碑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创业者重心倾斜,将钱甚至时间大量的花在某一个方面,那花光钱的概率可能会大大增加,而烧完钱之后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错误二:“注意,你的需求可能只是伪需求”

      

    在2014年兴起的O2O热潮,比如上门美甲、上门洗车、上门按摩等服务中这种伪需求非常常见。

      

    受滴滴快的早期市场战略的影响,很多创业公司都采用烧钱的方式获取早期用户,但没有注意到出行的刚需以及前期滴滴快的身后的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场景。另一方面,所谓的高频打低频在实际中也不断被证明可能是个伪命题。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家电维修是刚需,家电清理只是低频,也并非刚需——一个家庭一年都不见得会清晰、保养一次。所以前期大量投入获取的用户可能只是无效的一锤子买卖用户,这种弱需求的情况下如果再找不到好的商业模式,那就非常危险。  

      

    错误三:“融资不只是拿钱,节点也很重要”

      

    很多时候初次创业的创业者,在拿到过融资后,会感觉非常兴奋。所以很容易对创业公司融资平均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困难不太了解。

      

    尤其是近几年投资市场异常火爆,更容易给很多创业者造成融资易的错觉。但实际上大部分投资人一个月会有几百次路演。你能脱颖而出是非常难的。更有可能的是在获得下次融资之前,创业者对融资的热情就会消失殆尽,尝试接受现实,变得疲惫。如果创业公司一心忙于商业模式的改进,忽略了融资和商业模式往往是并行的这点,就非常危险。

      

    赶集网CEO杨浩涌就曾给出建议,他表示,“规模决定一切的O2O领域,早备钱粮,时刻准备过冬,估值与出让股份不是最关键的;寒冬季,O2O企业没钱熬不过6个月,钱不到账,一切都是扯淡。”

      

    错误四:可能你什么都没做错,只是天气太冷了

      

    目前,投资机构普遍非常谨慎,即便竞调之后,也会拖上一段时间。一旦拿到钱的创始人欣喜若狂撒一遍钱,后面却被投资人放了鸽子,那基本上就只能破产了。

      

    即便只是投资机构迟迟不投,创业公司也会被拖死。所以,不要轻信任何的口头承诺。


    数据也同样说明了当下大环境的糟糕。例如,IDG资本与 RippleWorks 合作的全球性调研《 Human Capital Research Report 》的数据显示:超过 77 %的参与调研企业表示,今年融资难度很大。


    总之,投资界有句老话叫做“天使A轮看团队,B轮看模式和用户数据,C轮主要是看收入。”

      

    在创业江湖中,非生必死,高楼之下,步步为营,尸骨为基。


    2016年刚刚过半,请深刻反思,警钟长鸣!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21世纪明天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音乐与乐器产业第一手资讯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点击右侧蓝字快速关注乐度公众号:Musicdu乐度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
    Musicdu乐度公众号:musicdu_com
    想要体验免费发新闻,请加静静的微信
    来源: 发布人:啸月

    相关阅读

    • 73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点赞
    • 28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高兴
    • 8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拍手
    • 31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加油
    • 14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惊讶
    • 45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路过
    • 30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难过
    • 81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叹气
    • 36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无聊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电子乐器商标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