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电音在中国还是遍布大街小巷的迪厅、迪厅里听着迪斯科跳着霹雳舞的青年男女……十几年后,中国的电音爱好者们已经在夜店club和电音节找到了新的聚集地。
说起风暴音乐节,很多人也许还很陌生,但在中国的电音迷们眼中,它俨然已经成为每年不可不去的一场音乐朝圣。这个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年轻电音节仅在三年时间内便聚集了大量拥趸,迅速成长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大规模的户外电子音乐节。不久前的4月6日,风暴音乐节宣布将在今年进军内地六大城市,继续扩展它的音乐版图。
这是一场名为“THE IMPACT耀世”的新闻发布会,举办地上海MYST酒吧曾被著名的电音杂志DJ Mag列入2015年“全球百大俱乐部”。上海和深圳是去年第三届风暴电音节的举办地,而仅仅是这两个城市,就吸引了大约7.5万人到场。上海连同伊比沙、洛杉矶和新加坡,已被公认为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四大电音圣地。
电音正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趋势,在中国迅速升温着。
万人追捧的“舶来品”
去年曾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的德国电影《维多利亚》,以一首DJ Koze的Deep House电音开场,向观众展示了世界电子音乐之都柏林的夜店生态。电音配合影片“一镜到底”的独特拍摄手法,让观众大呼“三天走不出电影情绪”。
发源于20世纪初欧洲的电子音乐,在欧美已成为主流音乐的一种。正如《维多利亚》所展现的那样,在电音中浸淫已久的国外青年,club文化早已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据估算,仅北美市场,电子音乐的产值就已达到19亿美元。而早在2014年,美国最大的12家电音现场的营收就达到了5.05亿美元。
在中国,电音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巨大的人口红利已使它成为中国音乐产业中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一环。据估计,中国18-30岁的年轻人有3亿,接近美国的全国总人口数。这意味着在中国,如果将电音文化传播开来,其潜在的粉丝群体是巨大的。电音市场在中国无疑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加入到了电子音乐的大潮中。以风暴电音节为例,2013年时,上海风暴电音节的观众规模仅为1.6万人左右,而经过两年的发展,2015年该电音节不仅扩大到两个城市,参加人数也猛增至7.5万。而本土DJ也在快速成长,譬如以Dead J为乐迷熟知的中国老牌DJ音乐人邵彦棚曾在去年签约德国的著名电音厂牌Tresor Records,并发表了Techno EP《Doppler Shift Pt.1》;另一位活跃在电音圈的音乐人DJ Wordy也曾获得2005-2007年的世界DMC中国冠军,并被多次邀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巡演。与此同时,中国夜店club和电音节的规模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并不断向二三线城市延伸。据IMS音乐峰会估计,从2011年到2015年,中国内地的电音演出活动总承载力增长了3倍。
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外DJ选择将中国作为他们新的演出地,这其中还不乏像Tiësto、David Guetta和Skrillex这样的国际大牌。许多中国歌手也开始寻找国外DJ合作制作电音作品。而一些电视节目同样搭上了电音的顺风车,由IPCN引进的电音舞蹈综艺《The Remix》也将于不久后登录江苏卫视。电子音乐在中国的前途可谓一片大好。
市场正在培育
电音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业者们。风暴电音节主办方A2LiVE的CEO周铂弘(Eric Zho)便是其中之一,在谈及中国的电音趋势时,他说:“电子音乐的趋势在国际上已经非常大了……在中国,你要听欧美音乐的话,其实都会听到电音,虽然都不知道是电音,但带着电音元素的歌火遍全球,达到了主流。在主流音乐的情况下,这种音乐文化迟早会进中国。”
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为电音在中国的发展铺路,用周铂弘的话说,就是“把‘派’做大”。而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电音演出和活动愿意花大价钱请国外大牌DJ来中国演出的原因——虽然面对高昂的出场费,许多主办方无法快速回收成本,但这一切对培育中国的电音市场都是值得的。一方面,对于很多以国外DJ为偶像的中国电音爱好者来说,这种做法十分有利于电音在中国的传播,进而增强电音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主办方也能够向国外成熟的电音产业模式汲取大量经验,这些对于电音在中国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与邀请国外DJ来华演出相似,促使中国大牌歌手和大牌DJ艺人合作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音的传播。2014年,风暴电音节请来了百大DJ Avicii和王力宏合作,推出了全球第一首中文EDM《Lose Myself》;而在去年,则换成了DJ教父Tiësto和张靓颖的组合。这种方式有助于将电音推向中国的主流音乐市场,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资深电音乐迷的争议,对此周铂弘认为,站在培育市场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必要的,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可以慢慢影响行业”。而国内一支专注于做流行电子的电音乐团耀乐团也认为,“用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思路去考虑这个问题……电子音乐的机会慢慢地也越来越多。”
宋洋是国内另一位电音行业的创业者,年初时他创办的麦爱文化刚获得了微影资本的千万元Pre-A融资。去年年底,麦爱和一家欧洲电音厂牌SAIFAM达成了大中华区的独家版权及战略合作协议。对于宋洋来说,这一合作是非常有价值的。SAIFAM拥有欧洲最大的电音曲库,十万多首电音作品几乎见证了电音在欧洲的发展历程,这意味着中国的乐迷将能够更便捷而全面地了解电音。宋洋说,“我们现在承担的是整个电音文化在中国的学习成本,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学习成本。我希望我们这个厂牌里带来的歌曲是有阶梯、有底蕴、有台阶的。”此外,在政策的扶持下,麦爱还于去年底在厦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音文化基地。无疑,这些都将促进电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电音发展,道阻且长
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尚不成熟的中国电音产业来说,其面临的问题几乎和它面临的机遇一样多。
中国到底有没有好的电音?这首先是摆在众多音乐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在中国,能够做出好的电音作品的本土音乐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很多所谓的DJ,其实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乐理训练,而许多既成的电音编辑软件又使得电音制作的门槛看起来非常低,于是结果便是,诞生了大量粗制滥造的“夜店金曲”。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一个好的电音文化环境。由此可见,拿好的电音作品来培育市场是多么必要。
而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DJ音乐人来说,他们同样面临着“本土化”的创作困境。耀乐团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坦言,“做舞曲音乐从歌词的角度上来说你是没有范本可寻的,当你去欧美流行歌曲里吸收营养的时候,你在舞曲的歌词里面看不到内容……但是你又需要让别人看懂,一是在公共媒体上能互动,二是让别人听起来觉得特别。”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作品符合中国乐迷的口味?这也是电音能否在中国扩大市场的关键问题。
电子音乐在美国得以流行,免费传播功不可没,但在中国,“免费”可能并不是一个传播电音的好的选择。免费固然对快速传播电音文化有好处,但却并不能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创作环境)。虽然在去年,中国的音乐版权问题得到了一次大矫正,但对于电音来说,版权问题依然存在。实际上,在很多大型音乐平台,很多DJ音乐人是无法搜到的。这也形成了电音创作的“灰色地带”,许多优秀的DJ音乐人不仅无法靠自己的作品取得营收,而且一旦作品被盗用也难以合法维权。
除了电音创作,电音演出市场也存在着诸如管理制作、艺人邀约等等方面的问题。周铂弘说,“太多人想玩这个游戏,但是没有主办演唱会和音乐节的经验,不懂对批文、电音文化和大众媒体推广……(还有的人)玩一两次玩不下去了,因为执行工作实在是庞大不能再庞大。”此外,虽然许多欧美主办方希望能够进入中国,但中国的电音演出市场让他们感觉像是“雾里看花”。由于经验不足,加之版权不透明、运作不正规,这些欧美公司对于内地会产生很多顾虑。因此,建立一个专业的演出市场是电音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世纪前,意大利钢琴家及作曲家费卢西奥·布索尼在听到三极真空管发出的美妙乐音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孩子漂浮在空中!并非以脚接触地面,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近乎无形。其材质透明,是能发出声响的空气,几乎就是大自然本身。它是——自由的!”电音从诞生之出便带有一种“未来之声”的前卫性,而如今,这个“漂浮在空中的孩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中国青年的喜爱。电音虽然在中国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属于电音的时代不久就会到来。
文章转自:新音乐产业观察
作者:猴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