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钢琴为什么要追求弹奏中的歌唱性?
最根本的理由是,音乐的本质、本源,就在于歌唱性。
如果人类从来没有歌唱这回事,就不会有今天意义上的音乐。
人类的音乐发展史,很长时期内都是以声乐(歌唱)艺术为主的。只是后来,器乐才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但是,独立的器乐艺术的出现,并不取消声乐艺术。一方面,声乐艺术本身不断蓬勃地发展着;另一方面,器乐艺术的美学原则也始终离不开声乐艺术。
器乐,实际上是利用乐器音域、音色、乐音的运动形式更多的可能性,将人类在歌唱性艺术中产生的音乐思维,极大地予以深化、多样化的结果。也就是说,运用乐器的长处,可以实现人的嗓音所达不到的多样、复杂的歌唱性。
俄罗斯十九世纪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小提琴是最美的乐器,因为小提琴最接近人的声音。人的声音,就是歌唱的声音。这也从一个角度表明了器乐艺术的美学标准是来源于声乐(歌唱)艺术的。
但是,在器乐成为独立的艺术并获得了重大发展之后,它的歌唱性,就不象单纯唱歌那么简单了。就以我们学习的钢琴来说,它的歌唱性的涵义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广义的歌唱性,可以囊括几乎所有的钢琴曲。因为任何钢琴曲都离不开句法、呼吸等,虽然所用的音符,已经难以唱出来了。
一类是狭义的歌唱性,这是专指“如歌地”类钢琴曲或钢琴曲中的某些段落的。这时,钢琴曲的曲调最接近人声唱的歌曲,听起来简直就是没有歌词的歌曲。
无论广义、狭义,体验、理解、领会钢琴盐的歌唱性,表现出歌唱般的美感,这是从巴赫到肖邦到安东·鲁宾斯坦,以及历代钢琴艺术大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对大师们实用的艺术原则,对初学者同样适用。
初学者,如能从他能弹出第一个简单的曲调开始就注意歌唱性,那就是踏上了正确的艺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