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音反复
同音反复是音乐中常见的一种音型,钢琴上的同音反复是在同一个琴键上连续敲打的结果。要想演奏好同音反复一方面需要手指功夫,另一方面也需要钢琴良好的性能来支持,快速的连续的同音反复尤其是这样。
我们可以采用同一个指头来演奏同音反复,这当然是在速度比是很快的情形下。利用同一个指头演奏的同音反复,我们可以利用肘部的运动使小臂上下的震动来完成。这就需要手臂、手腕以及手掌手指相对保持一定的形状,但不能僵硬。这样演奏出的声音可能不带任何泛音,使声音清晰干净,还可以随意控制力度的变化。也可以利用手腕的提起实现同音反复的演奏,一样获得圆润的声音,一样能控制音量。但这两种方法都不能使同音反复的速度达到比较快的程度。因此演奏快速的同音反复就需要不同的手指来参与演奏,有人叫这样的方法叫做轮奏法。这就意味着不同手指依次触键而实现同音反复,这样奏出的声音具有跳跃性和颗粒感。需要注意的是手指触键后要有一个向手心方向收拢的动作,随后依次高高抬起以演奏接下来的相同的音符。这种方法有利于演奏快速的的同音反复,并获得良好的效果而受到演奏者的重视。
还有一种同音反复的演奏方法,那就是利用震音演奏方法演奏的同音反复。这种方法有助于演奏较长篇幅的同音反复,尤其是那些利用同音反复为旋律提供一个简单背景或起到烘烘托效果的声部。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中有一些同音反复的练习,车尔尼作品599中也一样有同音反复的练习曲,因此同音反复的技术也是初学钢琴的人必须认真学习的。钢琴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同音反复的练习就更常见了,而且练习的篇幅和强度都有所加强。古典主义作曲家的作品、浪漫派作曲家以及近现代钢琴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同音反复的片段。因此我们应该从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就要强调同音反复练习的重要性。
八度技术
八度技术是最常见、最重要、最难的技术,严格说来它仍然属于双音技术的范畴,像平行六度、平行三度一样,只不过它要求手掌跨度更宽了一些。和分解八度不同,它不是靠手腕的摇摆来获得演奏的力量,而是靠手腕的弹力来演奏。因此它属于手腕技术。演奏八度时手腕通过手掌和1、5指支撑起的稳固的架子将力量作用于琴键,使力量集中地传递到琴键上,从而使钢琴发出的声音集中、结实、饱满。要求手掌、手指坚硬有力,触键时能牢牢地撑住,并凝聚手腕的力量集中传递至琴键。假如手掌、手指不能组成一个稳固的架子,不能支撑住来自手腕的力量,钢琴一定会发出比较虚散的声音,而达不到技术的要求。
演奏比较慢的平行八度片段时,前臂以及大臂也需参与动作,尤其是动作慢又要求强奏的八度进行。当然那些抒情性的八度连奏的片段就需要另当别论了。因此,八度的演奏方法也要适应乐曲的具体要求。一般讨论八度技术是指那些演奏技术性的具有华彩性质类型的八度。
一般音量的八度演奏,要注意的是小臂要保持平稳、放松,手腕发力集中。手掌与手指组成的架子在触键时牢固有力,还要随时得到放松。手的起落要充分利用琴键的反弹力和手臂的重力,从而做到省力,以避免教长时间演奏八度时出现肌肉劳损的情形。我国著名的钢琴大师刘诗昆对八度的训练总结了十五点,详细讲述了八度演奏的动作要领和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学习钢琴的人来讲是很有帮助的。
初级阶段的教材中虽然有一些八度的练习,但篇幅不大,教师往往不注意讲解八度技术的动作要领,这是不对的。因为技术的学习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磨练的过程。孩子学习大都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此启蒙教育更应该注意讲解科学的动作要领,让孩子养成在正确的演奏方法,避免将错误的方法形成习惯将来纠正更难的情形。
八度练习可采用以下方法
1、 用较慢的速度在同一琴键上做多次重复的演奏,以强化准确的动作。
2、 练习八度音阶和琶音,在各种不同的调上练习。
3、 练习各种音形的八度练习。
《哈农钢琴练指法》等一些教材中都有专门的八度练习,车尔尼作品740的第49首也是专门练习八度的。当然外可以选择一些大型钢琴作品中八度片断来集中练习。八度的练习不宜超过适合自己的量,也不能过度追求演奏的速度,以避免劳损或受伤。宜利用慢速练习随时使肌肉得到放松,又随时审视自己动作的准确性。因此利用适合自己速度练习是很关键的。
怎样演奏好大跳?
通常我们把钢琴作品中常见的超过一个八度的跳跃进行叫大跳。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弦的大跳,另一种是单音的大跳。练习这种远距离的跳动手在空中要划出一道抛物线,这条抛物线一端连接着起始音或和弦一端连接着另一个音与和弦,并根据大跳的两音的时值估计出需要抬起的高度和速度,触键时手指保持垂直下键的姿势。
练习这样的大跳,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很多人遇到这样的大跳时,心忙手乱,既控制不了下键的准确,又控制不了大跳的时间,不是弹不对音,就是动作太快造成节奏不准确。
其次,练习时不妨采用慢速的练习,给自己一个调整手的姿势和充分估计两音之间距离的时间,让自己的能够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合适的曲线。
三、力求使演奏的每一个声音都饱满结实,避免声音虚弱漂浮。这样的大跳一般一端是小指奏出的,因此小指演奏的音就需要特别关注一下了。尤其是左手上的低音,一般都是小指演奏出来的。因此小指要坚持垂直下键的原则,力求声音结实饱满。
总之,遇到这样的片段就要认真对待,认真练习,直到能够准确演奏并能胜任应有的速度为止。初级阶段一般不会有太快的大跳音型,这说明大跳是比较困难的钢琴技术,特别是快速度的大跳。例如李斯特的《钟》,快速的连成一片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大跳令人眼花缭乱。初级阶段如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基础教程》里的《瑶族舞曲》左手和弦的跳跃,以及贺绿汀先生的《牧童短笛》中间乐段的左手大跳。
双手交叉
双手交叉是由于乐曲发展的需要一只手从另一只手上跨越过去演奏一个音或一个片段的形式。交叉手的部分一般不会太长,这是我们两只手生理结构所决定的。
演奏交叉手片段时,我们既不能坐得太靠前,也不能坐得太靠后。太靠前使我们的动作不够舒展,太靠后也许我们就够不到要演奏的键盘。因此,坐得姿势会影响交叉手演奏的质量。只要不影响动作的舒展性有能轻松地够到要演奏的键盘就可以了。
跨越过去的手,要以肩部为指点,上臂带动前臂、手腕从另一只正在演奏的手臂做一条抛物线(即做弧线运动),整个手臂相对放松。跨越过去演奏时,一般会用2、3、4指演奏,不用大拇指演奏,这是因为拇指演奏的话,跨越过去的手臂的动作会更大才能调整好触键的姿势。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跨越的手演奏和声或和弦或比较长的乐句,这些情况可能会用到大拇指,甚至要用到所有的指头。为了更好的演奏这些交叉的部分,需要调整我们的手臂和手腕,可能会处在比较高的位置上,这也是可以的。
乐谱上交叉手的地方,一般会有明确的表示,R.H代表右手,L.H代表左手。有的乐谱可能用意大利文表示,M.d代表右手,M.g代表左手。有时候则没有标记,但音符的写法和常规的不一样,我们应根据符干的方向或指法来判断是否采用交叉手。
有些孩子可能因为身体胖或穿衣服太厚,一开始学习交叉手练习会感觉费劲,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一定会掌握的。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时兴这种演奏方法的意大利音乐家斯卡拉蒂是一个大胖子,但他演奏交叉手却很得心应手。也就是说当掌握了这种演奏方法时,我们的身体会根据动作的需要做出必要的调节的。
基础教材里很早就让学生接触这一演奏方法了。《小汤》在第二册里就有交叉手了,《拜厄》里也很多,车尔尼作品599中更是由专门的练习。可见交叉手作为一项钢琴演奏的技术,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