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女性大提琴家,可能最先映入脑海的是杰奎琳·杜普蕾,这个传奇的女子吸引了太多人的眼球,以至于许多人认为她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无人超越。而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女性大提琴家,同样具有传奇的经历——娜塔莉雅·古特曼,她是当今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之一,钢琴大师李赫特誉为“音乐真理的化身”,《波士顿环球报》将她形象地称为是“一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俄罗斯大提琴家”。
古特曼1942年出生于喀山,5岁开始学大提琴,而在此之前,由于她的继父在家教授学生大提琴,她也跟着耳濡目染。她的继父萨波日尼科夫(Sapozhnikov)在前苏联的音乐教育界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上世纪70年代以前学提琴的人都是靠着他的教材成长起来的。古特曼具有扎实细腻的技巧,是和小时候受到继父的严格训练分不开的。
除了传承自继父的演奏技巧之外,长期师从前苏联大提琴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也让古特曼受益匪浅。罗斯特罗波维奇教了古特曼四年,他不仅能言传还能身教,古特曼回忆说:“他的课总是非常生动形象,他对我的个性发展采取容忍甚至是鼓励的态度,有时还会在我练习的时候大声喊叫,激发我的情绪。”
古特曼在前苏联的音乐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她16岁时已在国内小有名气了,很多人提醒她应该把姓氏改掉,因为古特曼是典型的犹太人姓氏,在苏联,这肯定会阻碍她的发展。然而古特曼说:“我的祖父就是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惨遭不测。我因这个姓氏而变得坚强,我为此感到骄傲。我不想改变这个姓氏,因为这是祖父留给我的。”到了1969年,苏联政府已经开始限制她出境了,唯一的理由就是她的犹太姓氏。
正当古特曼获得重要的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金奖,以及柴科夫斯基比赛第三名,在国际乐坛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之时,1974年,罗斯特罗波维奇投奔西方,她因与其师徒关系,被苏联当局打入另册,还被克格勃彻底禁止出国。刚刚起步的国际生涯不得不戛然而止,时间长达九年。被禁锢在国内的古特曼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生涯,而是和杰出的钢琴家李赫特(Sviatoslav Richter)以及自己的丈夫小提琴家奥列格·柯岗(Oleg Kagan)组成了三重奏,在七八十年代的苏联,这个三重奏可算是黄金组合。
长达九年之久的禁令,非但没有让古特曼消沉,反而使她更为坚强,锤炼出了一种刚柔并济的音乐风格。1978年,当古特曼突破限制,进入国际舞台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国际一流乐团和指挥争相邀请的对象。先后与她合作的乐团有: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等。1992-2002年,阿巴多和她一起共同主持了柏林室内乐节。
古特曼与中国的缘分
早在2011年,当时70岁的古特曼带着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美术馆乐团(前身为圣彼得堡室内乐团)来过上海,举办了一次颇为怀旧的演奏会。
2013年,古特曼又拜访上海音乐学院,为上海观众奉献了她特立独行的演奏,演绎勃拉姆斯的《e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博凯里尼的《降B大调双大提琴奏鸣曲》等曲目。
2015年,古特曼再次回到中国,在上海、杭州、成都、青岛等展开巡演,演绎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又让中国观众再一次大饱耳福。
古特曼近几年使用的大提琴,一直是1711年的龚非里(Gofriller)大提琴。这把琴音量很大,在演奏轻柔的音乐时又会非常清晰。它的音色敦厚,色彩性极好。这把琴是现存的身价最高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