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霍顿(Steve Houghton)大叔的系列又来了!《爵士节奏组入门》第5集,演奏密度的安排。
众所周知,用160bpm的动次大次去表达眼泪,就好像在教堂门口放鞭炮一样蹩脚。大叔在这一集里,通过示例的曲子教了几个套路,供大家使用。
1、“2拍感”(The 2 Feel)与“4拍感” (The 4 Feel)
2与4可以理解为每小节强音的数量。那么在相同的速度下,这二者的演奏密度相差就很大:“2拍感”好像是在散步,往往只用踩镲基本的三连音节奏就可以支撑其它乐器;而“4拍感”的乐段就明显有更强的行进感,使用更多的镲片和节奏填充。
如果看视频仔细的话,你会发现透过鼓与贝司的演奏密度,可以轻松的分辨这两种乐段。
2、与萨克斯组合作的套路
首先考虑萨克斯旋律的间断性(呼吸),架子鼓需要选择一种连续而不喧兵夺主的音色来打底,于是中国镲(China cymbal)黯淡而厚重的音色就再合适不过。
其次要考虑为独奏者提供清晰的拍子,所以固定在2、4拍上使用制音边击。
什么?为什么不直接打击军鼓?没说不行啊,你倒是试试啊
好了,心情学习吧 ;)
字幕翻译:马超
文/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