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张震岳在演唱会上沉重的说,很不想唱这首歌——《思念是一种病》,因为周遭最近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但我还是要唱。献给……献给我们爱过的人。
献给爱过的人,本身具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吧?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 》也是如此,它是写给克拉拉的一封情书。旋律由开始的暗沉突然过渡到欢乐,跳跃性的节奏让人明显感受到作曲家的心情。几处浅吟低唱,舒缓,苦闷,如一只孤雁在山丘徘徊,是未知的等待,是压抑的写照,也是“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的荒凉。
克拉拉是老师的女儿,舒曼暗恋她很久了。他醉心于写钢琴曲,因为大部分是他对她的心情,虽然无法亲自演奏,但黑白琴键上流动的情绪全是他的全心全意。
而每完成一篇,似乎获得了某种慰藉。像暗云天日的井底忽然有了光。渐渐的,两个人坠入爱河,情愫也在变化地节奏中发酵。当老师知道后,明确反对他们在一起。大概觉得,女婿不符合自己的想象。
为此,舒曼有过一阵挣扎时期。得不到克拉拉让他无法安心。思念,是一种无法痊愈的病。思念,使人憔悴。但他并没有上演孔雀东南风似的悲壮,也没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伤怀。舒曼选择了法律的途径,庭上的判决,终于成就了一对有情人。不同于东方的父母之命,西方更加讲求个性解放。
由此,不难理解,舒曼与肖邦、李斯特为何成为浪漫主义的旗手了。
他们反对一切条条框框,反对普遍公式,抹杀个人差异,追求感官感觉,一切都是真实的,自然的流露。反应在音乐中,是摇曳多姿,变化莫测的旋律。几个高低起伏不定的声部,编织成一个完整的声音世界。在《a小调钢琴协奏曲》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那种久经折磨后的幸福,欢乐完全漫延在音乐里了。你明显感受到一种失而复得的感激与兴奋之情,舒曼有刻意延长这份感受。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适之。舒曼后面的曲风从爱过渡到对自然、对生命的歌颂,情感由此升华。
打开窗,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混合着踊跃的节奏,人也跟着欢畅多了,虽然世界上并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