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一:受过专业训练
这里的专业训练不单指钢琴的演奏技术,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熟通教育心理学。
好的老师首先要会弹,还要会教:钢琴演奏是一种融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于一体的复杂活动,教授钢琴从某种程度来说比当演奏家还要难。演奏家们通过手指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解用声音传达给听众,钢琴老师则是要用嘴和手告诉学生表现音乐的方式方法,调动、激发学生的内心感情,以完成乐曲表现的全过程。看似简单,但是里面却包含着很多技巧和方法,老师要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针对不同学生选用恰当的方法,结合教育心理学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准则二 :好老师动嘴兼动手,动嘴比动手还重要
老师的工作是“说”
钢琴老师的工作是“说钢琴,说音乐”。有些老师上课时很辛苦地一遍一遍做示范,可孩子就是弹不对,原因在哪里?是不是孩子天生笨或根本没有音乐细胞?当然不是!!!那弹不对的原因是什么哪?就是老师没有说清楚弹奏的方法和要领,如具体部位应该如何用力,其他部位应该如何协调,力度如何控制,音色如何表现音乐,乐句如何做到起伏变化等等。要把演奏时细腻的感觉讲出来,只有这样反复强调,孩子才能逐渐达到要求。因为演奏是个复杂的事情,只让孩子模仿而不讲清楚道理和方法,结果肯定不会好。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示范要恰当,点到为止,语言要简练、有意义。还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解决问题比较好。
准则三:好老师应该像医生
“手指不要翘”,“这个音怎么又弹错了?”,“把掌关节撑起来”,“手腕不要上下颤动”,“大臂放松”---这些话几乎所有的老师天天都在讲,我们把这些动作視為“毛病”。
每次上课就象看医生,带着“毛病”去,在“医生”那里诊断,下药,“毛病”就会立即好转甚至根治。下次上课有时候会有反复,“医生”会反复治疗,直到根治为止。
上钢琴课的程序和看病的程序是一样的。
仔细观察自己家的孩子:如果孩子回琴的状况和在家里练习的状况大有不同,学习效率很高,这说明老师的水准应该很不错。这样坚持两年(当然孩子回家后要大量练习),您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弹奏者。
准则四:好老师教授正确的弹琴理念
“弹琴理念?把琴弹响了,把谱子弹熟了,考級的时候过了不就可以了吗?”
这是大部分人对孩子的要求,正也是琴童和家长们的悲哀。我认识的有些孩子里,九级已经考完了,技巧和熟练程度都没什么问题,可弹出来的音乐很干瘪,一点不吸引人,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没乐感”,孩子只是单纯在弹乐谱而不是在演奏音乐。问题出在谁身上?当然是老师----老师就从来没教过孩子怎样用心去感受音乐,怎样把音乐和自身溶为一体,孩子的指头只是在机械的运动,为考級而考級。
孩子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和快乐,就没有了弹琴的动力,这也是很多孩子学了一两年后就放弃的原因之一。
准则五:好的老师要有吸引力
一个好的钢琴老师应该是一个颇具个人魅力的人、良好的性格、特有的艺术气质,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不同方式吸引、感染、带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