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钢琴,即丰富课余生活,又练手、练脑,而给孩子找“陪练”,几乎已成为一些因工作忙,分身乏术的家长们为解放自己的首选方式。因此,这也就给艺术类在校大学生打工族或年轻教师提供了练手和热身的一个平台。
经过一段观察,发现经过陪练的琴童在回课时,尽管在完成作业数量上有所加强,但在质量上往往是差强人意,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有时竟适得其反。那么,如何给琴童当陪练?以确保数量、质量并进,真正起到强化和引导作用,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严把识谱关 指导要准确
陪练,既要陪出数量又要陪出质量。在某种意义上有替代家长“看”和为孩子“把关”、“指导”的作用。其中不乏对识谱、指法、奏法及手型与坐姿的把关与指导。比如,在初学时,大多琴童,识谱很吃力,随之稍熟练后,便经常马虎地弹错音或将节奏弹得混乱不堪。因此,帮他们把好识谱关是陪练的第一要任;
“看住”指法
要“看住”指法,这包括对乐谱中已经标记的指法和需要自己设计的指法,尤其是对四五指标记处,要有侧重的圈点。因为由于日常行为习惯造成一些孩子往往不愿意用不十分灵活的四、五指,在练琴时往往用三指取代,这样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手指灵活发展的不均衡,以至于到弹大作品时力不从心;
“看住”奏法
要“看住”奏法。一首作品中,用弧线、跳音记号、顿音记号等做标记时,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句子和奏法,因此,要帮助孩子规范的严谨准确地运用;
“看住”姿势
“看住”手型包括坐姿。这对初学阶段的孩子尤为重要,此时,他们往往顾此失彼,经常出现一些诸如折指、跪指、大指掉、四指翘、手腕高、虎口扁等毛病。在坐姿上,弯腰驼背,脚下乱晃或翘脚跟等,而这些毛病一旦”看不住”,则后患无穷。
巧妙设计 科学陪练
陪练,一般的陪练为 40 分钟或一小时,如何将时间合理分配,使得陪练更有价值?需要陪练教师精心设计。如一节课的陪练,一周的、一个阶段的等。就一节课(一小时)的陪练来讲:首先,先要帮孩子改在检琴回课时的问题,一般可以从孩子的口述,或钢琴教师的检琴记录中得到(约10分钟左右);其次,让孩子说出新课的大致内容及要求,包括几项?音阶、哈农、教程、乐曲以及应掌握的主要弹奏技术等(约5分钟);第三,练习新课前对新课谱面简要的奏法、指法分析(约5分钟);第四,上琴练习,包括单手各三遍,双手三至五遍等(约30分钟)第五,难点突破,用一些变奏技巧(约10分钟)。
留意问题 积累经验
作为陪练,不可忽略的是回课后出现的问题,分清是陪练时的遗漏,还是指导有误,还是孩子练习马虎或方法不当?这些问题的罗列,经验的积累,无论对孩子弹奏水平的稳步提高,对陪练教师今后的从教经验的积累都十分有益。
例如,车尔尼 599:29、38、47,左手部分,由于写法及标记不同,奏法是完全不同的,但往往有很多孩子,却把它们弹成一样的了,由于在有陪练时都没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在改练时就得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气力。
与此同时,陪练参与了改练,也会得到些启示和经验,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有心的陪练正是靠这些积累,加厚了自己,也丰富了自己。
多弹多练 不断提高
有一些陪练曾认为,“不就是给小孩子当陪练吗?简单!”于是也不备课,对作品不分析不研究,甚至一旦遇到孩子让示范弹奏时,由于不规范的触键和手型加上不流畅的弹奏,反倒让孩子挑毛病,在孩子面前弄得很尴尬。此时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尽快提高个人音乐修养,多弹多练,加强对不同作品风格的把握,作曲家的了解,作品乐句乐段的基本划分,演奏记号、表情术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时要讲求规范的弹奏和精准示范。当给孩子范奏时,是否能够做到要求孩子弹奏时的,指尖触键、不折指、手隆起和分句抬手这些最基本的要领呢?这些对陪练来说都很重要。
陪练适度 莫当“拐棍”
给琴童当陪练,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侧重调动,培养他们的能力,进而激发他们的潜能,切莫成了他们练琴离不开的拐棍。不妨可多用询问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如在每次陪练之前,先问问“回课时有没有得到表扬?”“有什问题?”“错在哪里?”“怎么改?”在新课陪练之前,让孩子复述上课时钢琴老师讲的内容及要求?新课作品的技术成分、含量、难点是什么?在帮孩子识谱时,善于时常用“什么音?什么指?怎么弹?”的连续三问法,让孩子学会观察,先动脑后动手,并有意让孩子像老师般的在琴上“先走”,陪练紧随其后等,充分给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制造情境,让孩子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状态,真正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如能通过陪练,达到让孩子能自学、自练,也许才是陪练的最终目的。
视听敏锐 莫使“反劲”
琴童也常常称陪练为教师,显然陪练的责任举足轻重,陪练要有灵敏的听觉,如对错音的剥离,对节奏型、装饰音奏法正确与否的判断;还要有敏锐的洞察问题的眼力,如一连串的快速弹奏中出现了错音,是在哪一段的哪个乐句,第几小节的哪个音?孩子弹奏时,在确保音的准确的同时,手指有无折指?手型是否塌陷?触键及奏法是否规范准确?
此外,有的陪练教师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或处于好心,常常让琴童预习下一课,或干脆自行给留额外的作业,使得孩子不能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原课。此外由于欠缺授课经验和对作品技术的掌握,往往成了误导,使得孩子在真正上课时,反倒成了“被画乱了的一张白纸”。
通常在教学中总是强调“学生弹得熟练与不熟练是他们自己的事,而弹得对与错,准确与不准确则是教师的事”。此话对陪练教师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因此,能否恰到好处的,科学合理的,高效率的陪练对当好琴童的陪练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