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科尔托,他弹肖邦, 没有谁可以比他更好了,鲁宾斯坦很高贵,但鲁宾斯坦却不是诗人,不够诗意,科尔托却是个大诗人。
——傅聪
作为钢琴家,阿尔弗雷德·科尔托(Alfred Cortot,1877-1962),演奏的肖邦和舒曼最为出名,他修订的这两位作曲家的作品集非常注重技术和诠释上细节问题。他也被许多评论家视为这两位作曲家最伟大的诠释者。科尔托记忆力的问题很出名,跟当时许多其他著名钢琴家(如艾德温·费舍尔[Edwin Fischer]),阿图尔·施纳贝尔(Arthur Schnabel)和珀西·格兰杰(Percy Grainger))一样,在他的录音中有许多错音。这和他的学生李帕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帕蒂的技术毫无瑕疵。
视频:科尔托《肖邦:圆舞曲》 (1934)
尽管有技术上的瑕疵【特别是他的一些录音,能够听到明显的错音、漏音,科尔托也不介意】,科尔托仍是本世纪最出色的音乐家之一,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被认为是个人主观感性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轻视精确的技术,重视直觉、诠释和真正内在的精神。这种诠释方法已经现代"科学派"的诠释方法取代,“现代派”将逻辑与精确放到一位,以节拍器和文字上的"诠释"为标准。科尔托的录音极具价值,流传至今。
在很多人眼里,柯尔托与肖邦几乎可以划上等号。从1920年起,他一供录过六次《摇篮曲》,他还录过叙事曲、船歌、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练习曲、F小调幻想曲、前奏曲、第二与三号钢琴奏鸣曲、圆舞曲等,其中多首曲子还不只一次灌录过,包括同一首曲子以不同乐谱版本录音。或许柯尔托演奏肖邦的名气没有办法和鲁宾斯坦相提并论,但是现代有愈来愈多人认为鲁宾斯坦在三十年代录制的夜曲、波兰舞曲与马祖卡等过于平淡了些。这里收录柯尔托在1933与34年录制的练习曲全集,以及战后所演奏如诗般的中篇练习曲。这些都是柯尔托最好的录音,而作品10与25的两绡练习曲更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我唯一持保留态度的是作品25最后两首的确相当困难的练习曲。我猜柯尔托应该是按照序录制下来,所以在十一、十二号两首练习曲中已经略显疲态。它们并不差,就是少了点作品10第一号与最后一号暴风般推力。
有人说,只要听一首练习曲,就会想起与柯尔托同时期钢琴家在诠释这些作品的时候,对乐曲的态度常常少了点尊重;柯尔托在左手做了点小小的变化,果断地缩短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符。但是,真正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乐曲的整体。右手从尽可能简单的低音旋律线开始延伸发展,如波涛般交织在整个键盘所能表现的区域范围。柯尔托用他对和声的理解以及生动的右手,弹出了听似没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实则足以激动人心的音诗。这就是柯尔托的特色。柯尔托的学生造诉我们,柯尔托上课的时候很少谈到技巧,但却常常用比喻或心象的方式探索与勾勒音乐本质,以期在自己与学生的心中赋予音乐生命。同样地,柯尔托自己也是把「练习曲」等字眼抛在脑后,乐曲里可怕的弹奏技巧或四度、五度的半音阶练习、手指控制都转而成为如何把音乐带入奇幻世界的媒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革命》练习曲。这首练习曲的目的在训练左手方力度与柔软性,但是柯尔托的音乐却能在「锻炼」之外赋予音乐更多层意义。
视频:科尔托 Chopin Etudes op. 10 (1933)
科尔托的演奏,刚中带柔,又柔中带刚,触键时的声音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再加上他对于肖邦作品独有的想象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尔托独有的风格。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科尔托在演出时,太小心了。所以有时错误连连,甚至是一些极为简单的音符,都有可能会犯错误。并且在演奏时,往往会与作曲家不相和谐的地方,将自己的意愿加入了进去,但假如肖邦听到了他的演奏,说不准会从棺材中爬起来,修改乐谱也说不定呢?
科尔托的这种随心所欲,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其实是他对高音阶太在乎的缘故。尽管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科尔托总能很好地找到肖邦作品的灵魂,使其发扬光大。
正如科尔托的弟子所说的那样:“他指间的错误正如上帝所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