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就是发现事物的规律,音乐学习应该把情感、色彩还给孩子。我每天都希望听到很多有灵感的演奏,但是学生如果不去理解学习的过程,灵感是无法产生的。思考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想象力,对于善于思考之人来说,每件事情都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善于思考之人来说,每件事情都是一样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乐感的演奏听上去‘什么都是一样的’。
演奏者的乐感来源于他的情感,而一首乐曲必然有它本身的内涵和意境。情感和意境互为因果,如同演奏者和乐曲的关系一般。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意念中把环境人格化,进而体悟到乐曲的意境,因此演奏会充满与之共鸣的情感。因为孩子经历过的情感较少,而且很少被引导去思考或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要先去激发他们对情感的想象力和共情力,这时再去教授学生具体的操作手法,清晰呈现乐曲的情感和意境就会容易的多。
节奏是一种身体韵律的感受,当你不去想他的时候,他会离你而去。有压抑才会有抗争,有抗争才会有张力,拉住节奏,感觉如同崩得紧紧的缰绳拴住一匹奔腾的骏马般,你就会理解什么是戏剧张力。而旋律则是最真挚的祈祷,温柔的倾诉和器宇轩昂的宣言。当你用肺腑唱出她时,天地都会为之震动,吴带当风的天女会遍洒漫天花雨,而我们则张开双臂去拥抱这扑面而来的芳香。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因为心里先有了美,才能发现娑婆世界的旖丽。‘读画听香 ’,音乐如同绘画之写生,用音符去捕捉阳光的跳跃,用和声去散布鲜花的浮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音乐是在宁静中体悟造化之妙的修行。‘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这时,音乐让我们体会到与天地众生同生息的气魄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