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放一时,终逝风中。90年代以来大陆校园民谣的发展,见证了一种音乐形式的潮起潮落,也记录了一代人的校园青春。
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唐磊《丁香花》
开端与全盛
70年代中期,民谣运动在台湾兴起,就此开启了国谣的新纪元。当时在其中占据主流的民歌运动,将近一半作品的题材重心是校园,这些歌曲被称为校园民歌。流风所及,80年代大陆的成名歌手朱逢博和成方圆先后翻唱了其中的代表作,谷建芬也创作了《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和《脚印》等歌曲,为后来大陆的校园民谣运动奠定了基础。
80年代末,很多青年对社会现实普遍感到失望,当时有“理想已死”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说法。因此,不少人开始寄情于音乐,力图纪念自己正在消逝(或已经消逝)的青春岁月。当时的北京,大学密布,群英荟萃,不少对音乐感兴趣的青年跨校交流。北大与清华的草坪上,在周末的晚上常常能看到一圈圈的青年席地而坐,或弹吉他或吹口琴,交流着彼此创作的乐曲,流露着自己飞扬的青春。后来,北大操场上的朋友们毕业后大多各奔东西,集中录制专辑已是十余年之后;清华操场上的朋友们却坚持了下来,成为了后来在大陆流行摇滚全盛期尚能分一杯羹的校园民谣运动的代表人物。
1993年,李春波创作的《小芳》一夜爆红,这股“知青民谣”热潮虽旋起旋灭,却推开了大陆民谣的大门。与此同时,郁冬、赵节、沈庆等校园民谣运动的先驱已经进行了早期尝试,结果反响超乎预想的热烈,吉他轻拨、月下独吟的情景令不少青年学子心向往之。老狼在清华与几位志同道合者组建了大陆第一支校园乐队“青铜器”,结束了清华合唱队队员生活的高晓松一边流浪一边创作,年后归来一贫如洗的他遇到毕业后乐队解散、待业半年的老狼,两人一拍即合,就此将校园民谣运动推上了顶峰。
暴露年龄的李春波。
1994年,当时默默无闻的大地唱片先后发行了《校园民谣一》、《校园民谣二》和《校园民谣三》,淡黄色的封面与粗糙的卡带是那样的质朴自然,吸引了不少年轻学子的注意力。随后,“校园民谣”作为一种音乐形式被各大媒体争相曝光,大地唱片的名气随着三张专辑中《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歌曲地流行而传遍大江南北,校园民谣运动也继而水涨船高,进入了盛世。在专辑的制作、发行和宣传过程中,“鬼才”高晓松的努力和关系运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盛世的到来意味着受众的大幅增加,校园民谣题材的单调狭窄这一重大缺点随之暴露无遗,创作者无一不哀叹着青春的脆弱与易逝,风花雪月之外一无所及,受众的审美疲劳也就顺理成章。另外,市场大潮的冲击与人才的单薄也限制了校园民谣的进一步发展,其繁荣的表面之下孕育着巨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