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拉·切尔卡斯基1911年10月7日出生于乌克兰敖德萨(Odessa)的一个犹太家庭。母亲是钢琴教师,曾在柴可夫斯基面前弹奏过《F大调变奏曲》。早年随母亲学琴,11岁开始登台演奏。1923年随家移民美国,不久即应哈定总统(WarrenGamalielHarding)之邀在白宫演奏。
后曾求师于拉赫曼尼诺夫,拉氏认为他技术上存在问题,要求他停止演奏活动两年,以便重建正确技术。1980年代定居伦敦。1991年12月2日曾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80寿辰独奏会。1995年12月27日逝世于伦敦。
切尔卡斯基在俄国革命后移民美国,在费城寇帝斯音乐院师事名师约瑟夫.霍夫曼,1924年在纽约首次登台,1926年与达姆罗合作柴科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奏曲大获成功,也开始切尔卡斯基漫长的全球巡回演出生涯。
而切尔卡斯基在美国的那一段青年时期,美国乐坛正是戈多夫斯基(1935年2月,切尔卡斯基曾经在戈多夫斯基六十五岁庆祝音乐会上演出)、拉赫曼尼诺夫(切尔卡斯基曾经弹琴给拉赫曼尼诺夫听)、列文涅夫妇、罗森塔尔、阿图.鲁宾斯坦,以及同辈好友霍洛维兹(如果不是切尔卡斯基后来移居伦敦,两人或许会是一对很不错钢琴组合)的天下,而他用来征服世界的,正是音乐里独特的个人魅力。
据说他在练习钢琴时经常用 “半速”去演奏,力求精准的控制键盘和弹出绝妙的音色。这也是他的演奏一直很慢的缘故。舒拉·切尔卡斯基在钢琴上的表演手法变化万千,近似一个淘气的小精灵。
这位个子矮小的钢琴家出场时总是快步走上舞台,面带神秘的微笑向听众致意,好像手中自有诀窍。由于他这种神态,有时往往使人不太习惯,但当他手触琴键,响起美妙的音乐,马上会使你感受到其新鲜的效应。
他的演奏确实给听众带来了愉快。为舒拉·切尔卡斯基灌制和发行唱片的布赖斯·莫里森用一句话简明地总结说,以后再没人会像他一样了。由于切尔卡斯基的音乐风格非常地即兴,因此演奏曲目以浪漫派作品为主。
他的钢琴音色变化多端而且音乐极富想象力,再加上惊人的技巧,因此切尔卡斯基在演奏炫技曲目时特别更够震撼人心。但是切尔卡斯基之所以广受喜爱的原因并不在惊人的技巧,而是他的曲目非常广泛,巴哈与浪漫派乐曲在他的曲目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现代作曲家,如:贝尔格、史特拉汶斯基、布最兹、史托克豪森的作品也是他非常拿手的乐曲。
他弹的勃拉姆斯,具体就是f小调第五号钢琴奏鸣曲,这是勃拉姆斯最美的一首钢琴奏鸣曲,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内容深刻,感情深厚,怎么称赞都不会过分。而切尔卡斯基的演奏就如同一潭碧水,明朗得如那没有一点涟漪的水面;当清风徐来时,又不失时机的来点小激烈,让一层层细碎的波纹泛过湖面。
而同时,切尔卡斯基的肖邦十分有特色,这已经被很多人表示认可。尤其是夜曲、玛祖卡和奏鸣曲,触键很透彻,层次非常明晰,有一种冰清玉洁的诗意在里面。
他演奏的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很好的体现了这点。这是一个极端浪漫的乐章,需要在钢琴的分句和推进上非常注意,其次就是对音色的处理,需要仔细推敲,才能把肖邦那种羞涩的恋情般的感觉完美地展现出来。
夜曲他演的好慢,甚至比阿劳的还要慢些。同样,速度一慢,那些诗意的东西就很容易地展示出来了,这在所有的作品都有类似的机理。「有些人喜欢我的音乐,也或许有另一些人不喜欢,但是我不望有人觉得我的音乐很无聊。」——切尔卡斯基
在诠释已经太多人演奏过的协奏曲时,像切尔卡斯基这样横扫千军式的表现方法绝对是独一无二。
例如: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协奏曲,切尔卡斯基的演奏融雄伟、令人难忘的火花与钢琴音响效果于一体,不大的双手以飞奔速度在键盘弹出八度音。
直到晚年,切尔卡斯基的音乐都还保有活跃的生命力,许多人喜欢谈论他于1911年在英国皇家节庆厅演奏普罗高菲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俄罗斯精神」。
三年后,切尔卡斯基在与阿胥肯纳吉合作灌录的鲁宾斯坦第四号钢琴协奏曲(霍夫曼诠释的经典之作)唱片里,把诠释探索的焦点转到斯拉夫悲剧精神层面。
在他的演出中,尤其登场是令人难忘的,这位动力十足的老人会蹦蹦跳跳的出场,带着青少年般的能量,试图在数秒内将自己安置在舞台的正中央。
他的年纪和活力所呈现的鲜明对比,总是给人震撼的印象;他的面貌和举止也许停留在他的神童时代,在一阵凌乱、友善但爽快的对听众的答礼后,他会将自己专注在钢琴─他的朋友,或更中肯的,他用来创造音色魔法的工具。
「永远清晰、明显而流动的黄金色泽,大群窸窣作响、平顺而相称的伴随的音符,自豪、高傲而富有贵族气派的高潮」,切尔卡斯基在这种类型的音乐是令人激赏的,而这些演奏正是最好的展示。
切尔卡斯基以演奏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为主,被认为是拉赫曼尼诺夫、戈多夫斯基、列文涅、霍夫曼、霍罗威茨所代表的浪漫钢琴演奏传统的最后一人。他的演奏既有高超的技巧和多变的音色层次,又有丰富的想象力。
其一生最辉煌的莫过于在伦敦演奏李斯特的歌剧片断改编曲,这批作品要求高度技巧和炽热激情并重,向来被钢琴家视为畏途,其中《唐璜幻想曲》与《费加罗婚礼幻想曲》最为艰难。
切尔卡斯基的演奏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成就。晚年为保持头脑清新,他也喜欢挑战现代作品,包括梅西安、斯托克豪森、伯恩斯坦等。切尔卡斯基1924年13岁时即开始录制唱片,直到1995年逝世以前,其中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作品,甚得好评。
1991年12月2日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的独奏会里,八十岁的切尔卡斯基排出巴哈/布梭尼(夏康)、肖邦、莫顿、顾尔德、霍夫曼、艾伍士(三页奏鸣曲)、柴科夫斯基/帕布斯特、舒曼(交响练习曲)等作曲家的作品。再也没有钢琴家能在一夜之间同时演奏像这样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
也因此,在1995年2月27日的切尔卡斯基在伦敦的皇家布兰普顿医院过世的消息,令音乐界震惊,即使他己经八十六岁而且几乎在舞台活跃了一辈子。
切尔卡斯基原先预定1996年2月的日本演出,以及两个月后在纽约的艾弗略.费雪厅举行独奏会,在他过世的当时,其艺术性未曾显现出对年纪或疾病的妥协。
这样看来,这位华丽音符的伟大魔术师突然以魔法师的手法消失似乎是适当的。他留下的录音足为灵感和忠告:对一位艺术家来说,没有任何比自发、直觉和对个别声音的感受更值得珍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