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次听家长们说"这孩子,成天好象是为我练琴"。
让家长生气的是,家里省吃俭用不说,光是时间和精力就搭进去了不知多少,家长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放弃了,业余时间全部都用来陪孩子练琴、上课,可孩子还不争气,每天练琴磨磨蹭蹭,家长不催,就从来没有主动的时候,成天就好象是给家长学琴。那么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我们很容易发现,对学琴的需要与希望通过学琴达到的目标是在家长那里,所有这些愿望对于孩子来说连基本的概念也没有。孩子不愿意学琴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学琴难、练琴苦的问题,更是由于这些学琴目标没有一项是出于孩子自身需要的,因此,从家长设定这些学琴的目标时,几乎就已经注定了孩子不可能愿意学琴。但孩子学琴的活动毕竟开始了,这就说明他的学琴活动是有动力的,只不过并不是家长头脑中的动力。概括来说,激发学琴动力的需要有四种:
第一种是审美需要。
美妙的琴声,优美的音乐,是学琴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演奏过程中,孩子即是美的享受者,又是美的创造者。审美是人的天性。这也是孩子愿意学琴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学琴往往不仅有好听的乐曲,技术训练就不那么好听,不能够满足孩子的审美需要,但是是必须练的。此时,拥有一件能带来优美音色的钢琴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种我称之为"驾驭性需要"。
在学琴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驾驭与对器物的操作性驾驭同时存在。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非常愿意一遍遍地弹他已经练熟了的乐曲,对练熟了的乐曲可以不厌其烦地"练",而对一首生乐曲,则总是要磨蹭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练。我们说,驾驭性需要是直接以学琴活动为目的的,没有其它附加条件的学习需要,它直接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需要的对象,因此这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天生具有这种需要的孩子并不多。但一个孩子一旦有这种需要,那么学琴对他和家长来说就是比较轻松的一件事了。
第三种被称之为"自我提高需要"。
由于弹琴或拉琴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良好修养、杰出能力、高尚品味的表现,因此会弹琴往往容易给孩子带来自尊、地位的满足。这在那些学琴学得不错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能够在班级的联欢会上表演一个节目,能够在班里上音乐课的时候给大家弹伴奏,成为这类孩子学琴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但需要看到,这一需要本身并不是以学琴为目的的,学琴仅仅是以提高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为目标的手段,一旦学琴不能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学琴活动就没有了动力。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较强、尤其是已经有了一些成绩的孩子来说,自我提高需要可以是相当强的一种动力因素,但它非常不稳定。
第四种需要被称之为"交往需要"。
这是指,孩子希望获得自己所在的群体──如家庭中的父母、班级中的同学和老师、同伴等──接受、喜欢和认可的一种需要。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自然地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始学琴活动,就是"交往需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一个孩子在学琴过程中不包含这一动机因素。这时如果家长还说"你这是给我练琴呢?"孩子自然就会很委屈,因为,如果不是给你练琴,他根本就不会去学琴。如果家长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使孩子觉得,自己一练琴家长就生气,是因为学了琴家长才开始不喜欢他了,那么进一步的学琴活动没有高压政策就很难持续下去了。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些需要可能同时具备,也可能具备其中的某一项,或两三项。总的来说,是越多越好。
学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好琴就更需要持久的动力因素。在这里给家长一些建议:比如唤起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她)觉得学琴有意思、好玩又好听;进而提出会弹琴可以在小朋友面前表演,可以参加演出活动,如果弹得好,还可以参加比赛,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弹琴;告诉他,看到他弹琴你是多么高兴,你是多么愿意听他弹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逐渐给孩子听一些好听的音乐,读一些音乐知识、音乐史上的人物的故事等等,使孩子从对学琴的兴趣扩大到对整个音乐艺术的兴趣,从而达到通过学琴使孩子获得广泛音乐艺术修养的目的。(乐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