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尔·吉列尔斯(Emil Grigoryevich Gilels ),前苏联钢琴家,1916年10月19日出生于乌克兰的奥德萨。
吉列尔斯的演奏柔和明亮、表情细致,与里希特并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人。1954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还曾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名誉音乐博士学位。吉列尔斯的演奏特色是"钢铁般的触键",由此而形成幅度与力度。吉列尔斯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其力度变化上,被认为是施纳贝尔之后的最好选择,他与约夫姆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布拉姆斯两首协奏曲也已成为这个曲目首选的经典。可惜他的贝多芬协奏曲与柴科夫斯基协奏曲没有留下很出色的录音。他的演奏以音响柔和明亮、表情细致内在见长,也常演出室内乐。
吉列尔斯6岁开始学习钢琴,13岁首次举行钢琴独奏会。1933年获全苏音乐比赛一等奖。1935年毕业于奥德萨音乐学院,随即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HeinrichNeuhaus)指导下继续深造。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47年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访问美国演出的苏联钢琴家。1959年访问伦敦演出,俱获得很高的赞誉。他还曾与小提琴家科甘(他的妹妹是科甘的妻子)、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组成三重奏,进行广泛演出。1985年10月14日逝世于莫斯科。
吉列尔斯的天资不同于那些“普通的”国际独奏家,他是非常幸运的艺术家之一。应该说,吉列尔斯的天资是不可逾越的。许多年前,在BBC的一场广播音乐会上,阿图尔·鲁宾斯坦曾谈到一些钢琴家,无论他们的国籍、受训情况和气质有多么的不同,他们都是一流的。这个名单不长,也是可以预料的。其中有他自己、霍洛维茨、米凯兰杰利、李帕蒂、吉泽金、李希特和吉列尔斯。当然还会有其他的著名钢琴家,尽管这些名字能够写到一起,但他们的个性大不相同。
鲁宾斯坦认为,在这些艺术家与其他人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曾回忆起1931年在俄罗斯音乐会巡演中间,他被邀请聆听一个15岁名叫埃米尔·吉列尔斯少年的演奏。“我还记得他的演奏,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无法描述他的表现,我只能说,如果他去了美国,我只好卷铺盖走人。”吉列尔斯在那次幸运的场合演奏的是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和拉威尔的《水之游戏》。
对吉列尔斯来说,没有一件事情比音乐更重要。音乐,无论是巴赫还是拉赫马尼诺夫,莫扎特或是圣-桑,他们的音乐都相当质朴。那种高傲的投机行为有违他的天性,他把音乐看成为人类不可分割的富有内涵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