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毕生的作品都贯穿着一个主题:光明与力量。他的9部交响曲、16首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都是以昂扬乐观的恢弘气势歌颂生命的高贵和力量。他的一些短小作品如《土拨鼠》、《小步舞曲》、《F大调浪漫曲》等,则是以另一种方式告诉人们,世上最美好的就是人生,要热爱生活、要热爱生命。在这些作品里,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关于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有这样一个美丽传说。
1810年4月的一天,接近黄昏时,贝多芬独处室中,消磨着傍晚的寂寞,他在等待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学生来上钢琴课。窗外细雨绵绵,这样的天气,爱丽丝也许不会来了吧。贝多芬这时已近40岁,仍然孑然一身,眼前这流水落花春将去的情景触发他感时伤世的落寞。他坐在钢琴旁,随意抚弄着黑白琴键。四周一片静寂,只有窗前檐下不断滴落的雨水,发出一串串错落有致的声响,那声音单调,却透出一种韵致。手指不由得随着雨滴的节奏在键盘上滑动,拨弄出几个音符,和着扑扑簌簌的雨声,一遍一遍地反复着,流动着。渐渐地,一个音型形成了,它越来越清晰,由几个音符生长成一个旋律,它自然天成,有如风行水上,紧紧包围着音乐家,缠绕不去。一个感觉骤然降临,摄人魂魄,这是灵感女神的降临。贝多芬捕捉住瞬间的灵感,在钢琴上不断重复,又有新的乐思不断涌出,不断加入。贝多芬知道,一首精彩的钢琴小品将要诞生,他抓起笔,飞速地把乐曲记录下来,生怕它会逃逸而去。乐谱刚刚记好,门开了,是纯真柔美的少女爱丽丝,秀发上挂着雨珠,洋溢着春的气息,在烛光的映衬下美丽动人,受到感动的贝多芬当即拿起笔,在乐谱上题下了《献给爱丽丝》。一首传世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上述故事只是虚构的。当年贝多芬完成此曲之后的确曾经题赠给一位女士,不过她的名字不叫爱丽丝,而是叫特蕾泽·玛尔法蒂。1808至1810年,特蕾泽曾跟贝多芬学过钢琴,贝多芬对她怀有好感。1810年,贝多芬特意写了一首钢琴小品赠给她,并且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蕾泽”。以后,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所以,贝多芬在1827年去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并没有这首乐曲。到了19世60年代,特蕾泽也已去世,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特蕾泽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斯图加特出版了这首钢琴小品,由于贝多芬的亲笔题字已经模糊不清,于是诺尔便自作主张地把曲名误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该曲一经出版,立即传遍欧洲,很快地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爱丽丝这个名字也随之走遍世界,甚至成为一个清纯美丽的化身,有关“女学生爱丽丝”与这首钢琴曲的故事也跟着传遍人间。这个小故事虽然是编造的,但是由于编得合情合理,虚构的“爱丽丝”借着感人的音乐而深入人心,善良的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知其无,是出于对美好的渴望与遐想。这首钢琴曲流露出纯真美好的情感,清纯的意境中萌动着活力,给人的内心世界带来一种净化,人们愿意在这种情绪中编织和传诵美好的故事。
贝多芬曾创作过不少音乐小品,以这首《献给爱丽丝》最为著名。《献给爱丽丝》全曲共有五个部分,主部先后出现了三次,主部之间有两个插部出现,两个插部分别塑造了与主部不同的音乐形象。乐曲的主部朴素流畅,装饰性半音和分解和弦的交替使用像是一见倾心的娓娓而谈,亲切而风趣。主部与插部之间过渡得极其自然。第一个插部从小调式跳入大调式,使音乐从温馨柔和变成热情开朗,生机勃发。音乐巧妙地转回主部之后,经过再现又出现第二插部,这次的插部情绪趋于沉稳,好像是经过人生历练之后的沉思。紧接着,一连串飞流直下的琶音又自然地过渡到主部,音乐又回到纯真温情的氛围,全曲结束在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中。
贝多芬写《献给爱丽丝》时已经40岁,人生的痛苦经历折磨着他。但是,从这首钢琴曲里人们找不出一丝一毫的痛苦的痕迹,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生的赞美、对爱情的赞美。贝多芬从不用自己的艺术发出悲泣的哀怨,“在痛苦中寻求欢乐”是贝多芬的人生信条,也是贯穿他全部音乐作品的人文精神。他在写这首钢琴曲时耳朵已经几乎听不见声音,这些纯净绝美的旋律完全是从他高贵的内心世界流淌而出,这音乐犹如清泉,流入一切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