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钢琴家、音乐家,最优秀的巴赫诠释者之一,在不同凡响的音乐演奏背后,格伦·古尔德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音乐理念。从独辟蹊径、密布陷阱的毒舌评论,到颇具文学虚构感的自问自答,古尔德的文字一如他的演奏一般,精准之中无处不跳跃着天才的火花,带给阅读者无穷的快乐与灵感。国内首部古尔德文集《古尔德读本》,收录最富代表性的69篇文章,由漓江出版社于7月出版。全书呈现了这位音乐怪杰的玩笑与沉思,堪称是对其音乐人生的最好注释。
古尔德的“异端邪说”
“格伦·古尔德经常和我说有朝一日要将他的文章结集成册。这的确很令人兴奋,但是他总是临阵退缩,称时机尚未成熟。我们无法想象如果由他本人来编撰,最终会呈现出怎样的文本;到头来,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卷文集完全基于我个人的理解与选择。”本书编者提姆·佩吉,是古尔德最后年月的知己与对话者。1997年美国普利策奖颁奖评语称他为“一位清醒的、富有启发的音乐评论家”。在读完整整两大纸箱的手稿后,提姆·佩吉决定,保留未发表文章的原貌,不做任何改动;同时试图在文集中避免出现重复叙述的主题对象,当然这其中总有些观点不可避免地一再跳脱出来。对于自己喜欢的话题,古尔德总是笔耕不辍——论述阿诺德·勋伯格的文章便可以单独成册,并且没有一段文字是重复的。
“过去引进出版关于古尔德的译著大致可分三种。青少年励志文学、有图没料的咖啡书,或是‘我所认识的古尔德’之类。所包含的文献虽不至于华而不实,也鲜有可深入挖掘的部分。”本书译者庄加逊介绍,提姆·佩吉编辑整理的《古尔德读本》最早于1984年在纽约Knopf出版社出版发行,此次中文翻译依据的是加拿大多伦多Key Porter Books公司1990年再版的版本。书中包括一些从未发表的作品,仿佛一部完整的古典乐章,有序曲、间奏和终曲。
序曲是1964年古尔德在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生典礼上的演讲;间奏曲《格伦·古尔德就格伦·古尔德采访格伦·古尔德》极富幽默感;终曲是1981年古尔德与提姆·佩吉的对话。“书里出现的每一个字都新鲜、精神饱满,散发着独特的格伦·古尔德气息,一如他所弹奏的音符。它将带给你一长串愉悦又刺激的震惊。”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评价。“古尔德的写作对于他所遗留下来的唱片是非常有价值的补充——事实上,该文集中大量有价值的文章都在关注记录的方式。如他的钢琴表达,古尔德的笔触清脆、非传统,时而离谱到不像话的地步。他的散文风格无规则可循。有那么一两篇极为精彩,比如斯托科夫斯基的肖像素描与若干唱片说明。如多数重要的评论家一样,古尔德从不惧怕坦言自己的异端邪说。”提姆·佩吉在引言中写道。
退出音乐会舞台
1956年初,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了古尔德职业生涯的第一张专辑——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引发巨大反响。自此九年间,古尔德始终是舞台上的超级明星。1964年,他意外地宣布永远退出音乐会舞台,从此以后只录制唱片。当时才31岁的古尔德厌倦了“只能一遍过”的音乐会经验,演奏者根本不可能纠正手指的滑动与其他的小错误。他指出,大多数有创造性的艺术家都有修正和不断朝完美迈进的能力,但每一次踏上舞台便意味着从零开始地创作艺术对象,这令他感到沮丧。
古尔德在多个场合表示,现场音乐会将死亡、过时,唱片录音将是音乐的未来。“1967年,出于压力,我去听了一位朋友的独奏会。打那以后再也没有去听过音乐会。”古尔德在与提姆·佩吉的谈话中说到,“音乐会已经被取代了。技术让艺术家得到解放,使他有时间和自由,以自己的最高水准构思一部作品的概念,让他在解除诸如紧张、手指错音等枝节焦虑的前提下达到完美的境地;技术能够改变音乐会上令人讨厌但又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它将与音乐无关的个人讯息排除在音乐经验之外。”在古尔德看来,“人们可以独自一个人,或者与三五好友一起聆听贝多芬交响曲的唱片,人们可以气定神闲地去冰柜拿瓶苏打水而不必担心错过音乐欣赏。”
还原真实古尔德
“古尔德的成功不仅仅靠着精湛的钢琴技艺、独特的音乐理念,还归功于他的性格、离经叛道的行为以及总是最后一秒取消演出的怪癖。”提姆·佩吉表示,“古尔德的公众形象是彻底的误解;他常常被描述为不愿与人来往、厌恶人群的人。再没有比这更荒谬的想法了,真实的古尔德总是发自内心地在乎人、关注人,从生活中汲取巨大的快乐。”古尔德传记作者杰弗里·佩哲曾说:“古尔德是一位极其有教养的人,友好、体贴。他真的一点不怪,也从不以自我为中心。格伦·古尔德是一个深知自己需要怎样生活的人,他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真实地活着。”
“除了音乐术语是否精准到位、逻辑是否顺畅、意思是否清晰,甚至一些古尔德的图表谱例是否与文字严丝合缝地对应之外,”庄加逊更在意的是,“文字是否看起来如古尔德一般言说,是否如古尔德的手迹般零乱而跳跃,是否展现了固执于不安,是否传达了天马行空的顽劣及至刻薄。”庄加逊表示,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先将正确的意思记录下来,然后再添加上古尔德原文中使用的修饰性从句,最终令文本看起来有种磕磕碰碰的颠簸感,但依然在安全或可控的范围。“我想这是我愿意达成的印象,或许读者可以在氛围中想象出一张聪明又笨拙,偶尔来点高冷幽默又渴望学术气质的嘴。”
文 | 卢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