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因战争与革命分别沦落异乡的音乐家,在新世界相逢、进而相知相惜,彼此在演艺事业上相互扶持、敬重。纵使个性南辕北辙,但两人却在舞台上培养了绝佳的默契,只要携手演出便是票房保证。他们,正是拉赫玛尼诺夫与克莱斯勒;世纪之交最伟大的钢琴家与小提琴家。
克莱斯勒十岁便以天才儿童之姿从维也纳音乐院毕业,十三岁初次踏上美国乐坛演出并让乐迷留下深刻印象。但在归国后却为了继承家业两度拋下琴弓,改穿白袍悬壶济世。然而就如同珍珠不会永远埋没在沙滩里,克莱斯勒终究还是重拾琴弓、站上了属于他的舞台。重回舞台的克莱斯勒二度赴美并大获成功,在1902年更娶了个贤内助妻子担任他的经纪人,帮助他在美国稳定的发展演艺事业,后来更成为唱片工业的开路先锋,率先录制大量的唱片。
相较于舞台上的大放异彩,同样具备杰出作曲能力的克莱斯勒却对发表作品这件事,显得非常害羞。早年的克莱斯勒为追求更宽广、更精采的演出曲目,常常会亲自操刀作曲并在演奏会上演出。然而害羞的他往往将自己所写的曲子冠上百年前某个不知名作曲家的名号,对外宣称这是自己在旧书店发掘到的奇珍异宝。最有名的两首小品⟪爱之喜⟫与⟪爱之悲⟫当年演出时即是如法泡制,若是曲子不红那当作随风而逝、过往云烟也就罢了;但就是因为这两首小品实在太受欢迎了,因此克莱斯勒不断地被记者追问当年发掘到这两首珍品的详细经过,而克莱斯勒也总是支吾其词、含糊带过。到了六十岁那年,老大师实在是不胜其扰,终于松口坦承这两首作品正是卅年前自己亲手写下的作品。
归咎克莱斯勒早年作品不愿具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克莱斯勒是以演奏家身分出道,仅有身边亲近的好友才清楚他深厚的作曲功力。克莱斯勒深怕若他以演奏家身分越俎代庖发表作品,将很容易招致批评而影响他的演艺事业,为了爱惜羽毛才出此下策。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早年他羞于具名的小品,后来每一首都成了音乐会上最受欢迎的曲目。大师若地下有知,应该甚感宽慰吧。
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因俄国大革命而避居美国,克莱斯勒是最早去探望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家之一。有感于克莱斯勒的义气相挺,拉赫玛尼诺夫爽快的答应与克莱斯勒合组室内乐二重奏,两位大师精湛的演出很快地便成为当时美国最受欢迎的演出组合。这段期间,两人几乎是焦孟不离,感情好到常常互相改编对方的作品用以自娱并在音乐会上相互推广演出。拉赫玛尼诺夫就是在此时于1921年与1925年分别发表了⟪爱之悲⟫与⟪爱之喜⟫两首改编曲。拉赫玛尼诺夫本身就是改编圣手,目前流传于世的十三首改编作品每一首都是精妙无比的佳作。他在原曲的架构中,充分融入自身特有的风格。为避免冗长沈闷,偶尔还去芜存菁仅取最精华的乐段加以改编,让改编曲呈现出与原曲截然不同的风貌。
克莱斯勒的这两首小品出自1905年所出版的《古老的维也纳旋律》,两首曲子都充满了浓厚的维也纳圆舞曲风格,而这正是克莱斯勒最熟悉的家乡味。在维也纳度过年少岁月的克莱斯勒见证了维也纳黄金年代的兴衰起落,而自十九世纪便成为维也纳精神象征的圆舞曲,更是克莱斯勒作品中随处可见的乡愁与思念。⟪爱之喜⟫采用了阿尔卑斯山地的兰德勒舞曲 (ländler) 作为节奏素材,而兰德勒舞曲正是维也纳圆舞曲最原始的风貌。轻快活泼的旋律与山地村民质朴纯真的个性相呼应,在雍容华贵的圆舞曲中增添了几分素雅。拉赫玛尼诺夫将这首小品大刀阔斧改编为一首华丽灿烂的炫技大作,不仅在原曲中加入了导奏与尾奏,更将乐曲中的两个主题以高超的对位技法结合,展现出缜密的织度与丰沛的音响效果,听来就像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原创,精采绝伦。
而爱之悲同样也是克莱斯勒以兰德勒舞曲为素材所写下的小品。这首曲子忧郁感伤的风格让许多爱乐者印象深刻,所谓绚烂激情总是一瞬,感情中正是那酸中带甜的滋味才值得细细品尝。拉赫玛尼诺夫似乎也感受到了克莱斯勒细腻敏感的音乐特质,因此在这首小品中反倒未作太大幅度的改编,旨在将原有韵味用钢琴作更深刻的呈现。虽然小品音乐总带有浓浓的沙龙气息,但拉赫玛尼诺夫的个人风格仍像领口上藏不住的唇印,躲藏在最敏感的角落散发魅力。
当年,两位大师在音乐会中各自演奏为彼此改编的乐曲,拉赫玛尼诺夫出名的小品声乐练习曲也常被克莱斯勒改编成荡气回肠的催泪小品。1943年3月28日,克莱斯勒几经考量终于在那天签字同意归化为美国籍,然而就在签字后不到两小时,随即传来在这一年也归化为美国籍的拉赫玛尼诺夫过世的噩耗,这天距离他七十大寿仅三天。克莱斯勒哀恸欲绝,无法接受如至亲般好友离开人世的消息。6月1日,美国官方机构为拉赫玛尼诺夫举办纪念音乐会,克莱斯勒主动要求在音乐会中不担任独奏的演出,而以纽约爱乐临时首席的身分参与整场音乐会的演出。当演奏到克莱斯勒亲自改编的声乐练习曲时,只见老大师带领所有乐手站立着演出完整首乐曲。这时的克莱斯勒,不是一位崇高的音乐家;而是拉赫玛尼诺夫最忠实的乐迷、最诚挚的故友,在场群众无不动容。一曲演毕,竟无人鼓掌,只见所有人都掏出手帕拭泪,也为这逝去的美好年代而感伤。人生能寻得如此知己,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