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莲都”青年音乐家培养计划由中国·莲都古堰画乡小镇主办,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集专业教研、中西方音乐对话、音乐艺术普及、中国文化体验的公益性国际音乐夏令营,为国际优秀青年音乐家提供学习、交流、实践、分享与传播的平台。著名女指挥家陈琳,是这项青培计划的艺术总监。
陈琳,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并于2005年至2008年受聘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 担任学生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系教授。
作为新一代中国指挥,陈琳不仅活跃在全国的各个重要舞台上, 同时与国际众多音乐团体有过成功合作。具有悠久历史的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称其为“不可多得的优秀音乐家”。曾先后三次入围法国贝藏松指挥比赛决赛、获第八届菲黛尔伯格国际指挥大赛中荣获第二名(取得“银指挥棒奖”),以及“波兰著名作曲家西曼诺夫斯基作品最佳指挥奖”两个奖项。曾作为客席指挥多次受邀参加日本松本小泽征尔音乐节。
近年来,陈琳作为歌剧指挥也受到业内外瞩目,
2011年受邀与中央歌剧院合作,在中国指挥首演施特劳斯歌剧《蝙蝠》,获得巨大成功;
2015年再次受邀与中央歌剧院合作,指挥演出普契尼歌剧《托斯卡》。
2014年至2016年,受邀与台湾创世歌剧团合作,指挥演出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莫扎特歌剧《女人心》。
而当初选择指挥这一专业,陈琳也有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我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专业是作曲,后来发现并不适合自己。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之后,作曲与指挥的关系比较近,两者的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就选择了学习指挥。”
“乐团是分等级的,指挥也是。一名优秀成熟的指挥,可以带动、激发乐团的激情;同样,一个一流的乐团,对于一名年轻指挥的成长与提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当时在斋藤音乐节上,我作为一名年轻指挥,有幸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乐手组成的乐团合作,在工作过程中,他们始终抱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给我提出了很多正面的建议,大家在一起探讨音乐,相互启发,彼此都收获了很多。”
“目前,对于地方乐团来说,指挥尤其是常任指挥的缺乏,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而很多指挥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宁愿在北上广‘漂’着,也不愿意去地方乐团。”在谈及国内指挥行业现状时,陈琳说道:“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探讨了很多年,在我看来,这不是个体问题,我们不能一味苛责年轻人的选择,毕竟留在北上广可以有更好的资源,可以接触到国际国内一线的乐团和演奏家,机会也更多;另一方面,地方乐团因为资金投入不够,也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乐手加入,这也导致了乐团的整体水准不高,很难对年轻指挥的业务提升带来帮助。”
▲陈琳与国际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先生在一起
“不过,这个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音乐、交响乐对于城市的文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些经济走在前面的城市,开始加大相关资金的投入,地方乐团也开始走一些职业化的道路:有正规的演出、排练场所,有实力招募优秀的乐手,照此发展的话,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地方乐团会吸引到更多年轻、优秀的指挥人才加入。”
“指挥这个专业比较尴尬的一点是日常教学不可能拿乐队来练习,很多东西单靠课堂上的讲解你是无法完全领会的。”
“而即便你毕业了,开始职业生涯了,你要面临客席很多乐团,这个过程也不是让你试的,你必须一上手就能工作,保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客席乐团磨合好,呈现出一台合格的音乐会。”
“我们指挥的工作‘乐器’是由一群有主观意识的活人组成的,那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乐团演奏者的局限,遇到不太好的乐团,演奏水平不行,速度保证不了,这个就不是指挥的问题;或者遇到工作态度有问题的乐团,他们就是不想好好演奏,就是想下班,那你就不知道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乐团的问题。”
“同时,对于大部分年轻指挥来说,成名前也很难与一流乐团合作,指挥大部头作品。那么,参加比赛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可以让你整合以往教学知识、检验自身成色的机会。因为比赛中配备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乐队,不管你的行业资历深浅,在比赛中乐队都会全身心地配合你指挥,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重现每一个指挥细节,你才会知道自己到底对不对,这个时候试出来的东西才客观,才真实。”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否则就会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了。”
不热爱 就别学指挥
“近十几年来,受大学扩招的影响,不少学生对于艺术学习抱着一种‘应试’的态度。在我看来,如果你不是真心热爱指挥,就真的没有必要选择指挥这种压力非常大的专业。指挥对于精力、体力的高强度要求,即使男生学习起来都毫不轻松。”
“因此没有坚定的目标和理想,你是难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艰辛的,即使你咬着牙毕了业,你也没力气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了。这对于老师的付出和自己的付出,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本科阶段是一个人脑力、体力、精力最黄金的时期,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自己热爱并适合自己的专业呢?”
她的指挥风格,你必须亲眼目睹才能充分感受:在她那电光火石般精准又包含能量的指挥下,充满了呼吸感的旋律流动成一个个令人惊叹、闪烁着光泽的拱形;她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激发着整个乐团的激情和创造力;乐迷惊呼她拥有一双“魔术手”,精细地调整着音乐会的节奏,把音乐作品的魅力丝丝入扣地展现出来,让你在不知不觉间进入到音乐的完美世界里。她,就是陈琳。
来源:琴淤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