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隆在中国古典音乐界地位尊崇,同时身兼着中国最重要的三个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创立并管理着近20年来一直是中国各类音乐节标杆的北京国际音乐节。
近年,他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欧美古典音乐圣殿,出现在海外各个面向大众的音乐节中。2015年10月,他以中国爱乐乐团和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的身份,获得耶鲁大学颁发的全球公民奖,成为继小泽征尔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指挥家。今年4月,他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
随着国际学校在北京、上海等地越来越受欢迎,不少国际学校开始聘请一些专业人士教授音乐课程,亦有学校设立了类似乐团的音乐总监一职。对于此类音乐教育努力,余隆怎么看?
“很多学校希望增加音乐课程项目,原因是,希望更多人来念。我说话实在。”请来的老师,可能有一些是音乐学院的老师,但是他们大部分是过来打份工、挣钱,在如何对待小孩子的音乐教育上,并不负有多少责任。
“如果想把小孩都变成音乐家,艺术院校的学生恐怕要哭出来了。也并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他说,成为音乐家有很多条件,包括生理的条件、心理的条件。有些人屋子里拉的非常好,一到台上就不行。
所以应该明确地告诉这些老师,他们的教授目标,更多是培养能欣赏音乐的音乐爱好者,而不是培养出几个小神童,能弹两下琴。神童小时候弹得很好,偶尔能在比赛中发一下光,但如果没有对他们的心理、心智加以培养,最后通常是夭折掉的。
当日现场的观众,多属于孩童时代或多或少学习过一些乐器的一代人。数年学琴,或许也考了级,到头来却发现,并没有培养起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等到年龄渐长,有人慢慢能体会到音乐的个中乐趣,却发现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还得从头培养起。
国内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不幸的是,余隆回应道,“因为计划生育,大多数家长很关心艺术教育,会一样乐器看起来不错,说不定能成为郎朗那样的超级明星,也可以为高考加分。这是挺错误的”。
很多小孩不喜欢学乐器,他们很痛苦,他们更喜欢踢球,和伙伴玩。父母在这个问题上,说实话挺不负责任的,姑且不论生理条件上的不同,“如果把孩子当成只是他们自己的私有产品,我觉得这也是有问题的事情”。
事实上,不止在中国,音乐教育在包括韩国、日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很清楚。“把太多孩童当成职业音乐家在训练,造成很多你们说的痛苦。”
“大提琴家王健有一次跟我说,就像体操、芭蕾一样,好的大提琴家必须在7岁前形成肌肉记忆,琴弓就像长在手上,成为身体的延伸。这对于小孩子是很痛苦的。”
音乐的意义“培养小孩,让他热爱音乐,意义远远大过让他成为技术出众、能征擅考的人。”余隆说。
对于大部分小孩来说,音乐教育不应是肌肉训练那么一个枯燥的过程,而应该是启迪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让他们从中得到愉悦、愉快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一段乐曲,爸爸应该不断激发孩子,这段音乐像什么?余隆支招道,让他体会、想象音乐中那点纯粹、纯真的东西。在他感受到愉悦后,再告诉他,如果想弹这个曲子,必须从技术上怎样努力。
现场的一位高校教师对此表示认同,进而问道,在高校层面,对于没有多少音乐基础的青年人,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是否能完全脱开课本?
余隆回应道,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尤其是在高校这个层面,最重要的不是教它——告诉他们音乐是什么,或者把自己或课本上的东西灌输给他。“这基本上是谋杀想象力的。”而是应该更多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可以跟他们分享,但要相信每个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音乐,在我看来更像私密性的对话,而不是跟别人的分享。每个人的想象和感受都应该受到尊重,因为这都是个人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机会。”每个人通过音乐,照射回来,看到自己。
为什么说音乐是艺术皇冠上的宝石?因为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不同,音乐是不具象,这就给人想象的空间。余隆说。
因此,“我现在对非音乐家的培养非常感兴趣”,在这方面获得的成就感远远大于专业音乐家的培育。“我们将来更多需要的不是音乐家,而是需要音乐的爱好者、观众,和能从音乐中得到乐趣、享受的人。 ”
所以不管是学校、社区,都要认清楚,专业和非专业的培养对象相比,还是非专业的为多。这种情况下,“大家都要负起责任,让人们离音乐更近,而不是让大家痛恨音乐,远离音乐”。
“我曾和马友友讨论过,对今天的年轻人,音乐可以带来的启迪在于,我们要学会互相聆听,而不是急于去表达自己。很可能聆听带来的在一起的感觉更美妙。”余隆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