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们乘着时代的列车逐渐驶离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站台,继而纷纷投入到新时代创新的洪流之中。那是他们的黄金时代,正值战争爆发前夕的安宁日子,自由思想的浪潮正致力于改革陈旧的艺术体制,创新的文学与艺术发出芽来。提到印象派画家,人们会想到莫奈,梵高。
而谈及音乐,不得不说的一位,便是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
德彪西出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死于一战,印象主义音乐的拓荒者。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提及德彪西,归其为“形相家”,这类与尼采式的灵智不同。
他们不惑于思想,然迷醉于情绪性的艺术表达。他们安静,心有所属,不爱讲故事更不爱玩苦情,而是将创作灵感寄托于奇异幻想之上。随着创作技法上的创新,这类艺术呈现出一种朦胧而奇幻的意境,而这与结构严谨、思想深刻、极具逻辑性的古典主义相较,是具有颠覆性的。
德彪西的创新精神最初萌芽于课堂,他不常用传统古典音乐中用到的大调和小调音阶,而是积极的寻求着新的和弦组合,他常用到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在当时并不符合传统规则,而常常遭到教师的责备。【所谓大调,即指在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中,半音处于第三音与第四音(3-4),以及第七音与第八音(7-1)之间,其他的都为全音。小调的半音处于第二音与第三音(2-3)以及第五音与第六音(5-6)之间,其他的为全音。从听觉上,大调明亮激昂,小调柔和忧伤。而全音音阶,则由六个音级组成的六个全音】。而此后德彪西的创作并未束缚于传统,他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爵士乐,并将当时法国印象派艺术运用到音乐上。
诗人马拉美
对德彪西的音乐起到影响的人不得不说到一位,他是象征派诗人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
德彪西在当时很喜欢参加马拉美在其家中举办的诗歌沙龙,同去的常客还有兰波。德彪西欣赏这类诗,并为其谱曲,这时期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开始具有鲜明的印象主义色彩,并带有他独特的个人风格。
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在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则大量运用了德彪西的钢琴曲作为电影的配乐,其中的灵魂人物莉莉周的名字由来也与德彪西相关。电影中女孩久野经常弹奏的钢琴曲便是德彪西的《月光》。
两部电影中出现的同一首钢琴曲《月光》与同一时期法国诗人魏尔伦的诗作《月光》同名。实际上德彪西确实是魏尔伦的崇拜者。
《月光》是德彪西《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乐章,而《贝加摩组曲》就是受到魏尔伦诗作《月光》的启发而创作的。
《月光》也是我听的德彪西音乐中次数最多的一首,乐曲由静谧而深沉的钢琴声开始,清浅的描绘出了朦胧的月色。
随即进入节奏稍快的中段,一连串的琶音勾勒出了月光下流转的水波。整个乐章的感觉像是被月光笼罩一般,所有的景色都覆盖了一层夜的薄纱,乐章结尾处的曲调是柔和的,音阶连贯而散落,仿佛月影疏落暗淡,直到其退离出人的视野。回到黑暗中的人被夜的神秘与安宁包围,内心平静,不发一言。
丰子恺在对德彪西的评论中写到“德彪西的音乐,实在是新时代所产生的音乐。
是故施特劳斯或可说是李斯特与瓦格纳的后继者;而德彪西的主要的事业,并不是模仿任何先人,清新、纤细、而有如梦如影情调。要之,印象派画中的某种特质,及印象派诗中的某种特质,在德彪西的音乐中表现着。” 他便是这样一位容易让人有所共鸣的艺术家,宽广而先锋,纯粹而深邃。如果你想尝试了解他的音乐,那么请戴上耳机,去听。那里有他神秘梦幻、朦胧摇曳的世界,有月光,有大海,有模糊的棕色少女的身影。也有沼泽地,有黑夜,有梦靥,有疼痛。各中滋味,就留给听者自己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