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5日起,被称为“钢琴魔术师”的国际钢琴演奏大师杜泰航教授将在广州和重庆两地分别举行为期三天的钢琴大师课。在此次大师课开始之前,“大师来了”项目组对杜泰航老师进行了专访,杜老师回答了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
问:之前的宣传报道中有透露,您将首次讲述自己练琴的方法。作为活跃在舞台上的一流钢琴家,同时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您认为有没有高效的练琴方式呢?
杜:这个问题看起来挺简单,但是其中涉及了一个概念性的问题。一般来说,钢琴家的练琴方式是完全不同。练琴最大的乐趣和喜悦是创造的过程,用智慧、体验和创造力去产生一种成果!钢琴家的练琴方法有时候对琴童并不适用,但我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给你们一些建议。
问:您曾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了一场特别有意思的音乐会。在演奏的同时,通过多媒体视频来进行音画互动,而且这些视频是您自己制作的,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当时是怎么选择素材的呢?
杜:关于多媒体的作品我觉得:一是必须要有创新,二是一定要有品味。当然,创新是要在有品味的前提之下。至于更加具体的方法,我将在大师课上谈我对音画结合的理念,以及自己是怎么寻找画面素材的。
问:所以您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也会用一些视觉影像来启发学生吗?这种方式对于学习音乐有哪些帮助呢?
杜:视觉想象肯定是要有的,但这只是启发学生的一种方式、一个部分。在教学方面,我对学生的启发是全方面的,比如说:用情感来启发音乐情绪、用建筑来启发音乐的结构,甚至书法都能成为一种手段。所以,不只是画面感。对于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全方位启发学生的意识。
问:您这样的结合获得了很多积极的评价,打破了古典音乐的传统听赏模式,您会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吗?
杜:首先要说,加入新的多媒体手段,目的并不是为了打破古典音乐传统的听赏模式。这种创新的欲望会随时迸发出来并且这并不影响我对古典音乐的认知。而且这种创新也不会局限于古典音乐,现在确实有这方面的计划,在音乐听赏方式上进行更加有意义的创新。
问:太好了!非常期待您的新创意。现在国内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整个音乐艺术教育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但是这种繁荣背后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一位钢琴家和教育家,您觉得艺术教育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杜:我觉得对美的认知可能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有很多的琴童,也可以举办很多的音乐会。比如你有两千万的琴童,但这两千万的琴童不知道什么是美,那得到的就是反作用了。很多专业老师们发现,由于起初学琴时的枯燥以及一些其他的问题,能够感受到音乐美的琴童并不多,这需要我们这些音乐家去多做些工作,去告诉他们,音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问:此次为什么选择和“大师来了”这个品牌合作?首站选择广州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
杜:因为“大师来了”这个品牌比较尊重艺术家付出的劳动,讲求信用,还有许多勤奋努力的工作人员。选择广州为首站主要有两个原因,广州是我的家乡之一,我的父亲是广州人。而且我爱好美食,所谓“民以食为天”,广州是美食的天堂,这点非常吸引我。
非常感谢杜老师接受我们的访问,预祝您在广州的活动精彩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