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4年不同,2015年股权众筹行业巨头涌入,包括京东、阿里、36Kr等等,行业集中化趋势愈发明显,股权众筹平台也随之增多。受政策利好的影响,2015年股权众筹出现了很多优秀项目,如创造了行业最大融资额的“WiFi万能钥匙”项目,仅2小时认购意向总额突破5亿元,最终认购额近乎71亿元,超募220倍。
接下来,众筹第三方小编就带大家具体分析一下股权众筹四大难点到底在哪。对于众筹概念,我想大家并不陌生,最早接触到的实际案例是关于咖啡馆的众筹。这个新的商业模式被引进时,吸引了很多的人。
众筹被作为一种营销手段
据了解,当前众筹平台多以产品众筹为主,其中绝大部分平台是科技“爆款”。国内的众筹,尤其是产品众筹短期内还撕不掉“营销”标签,厂商仍然会将其当作推广手段。
一方面源于国内的创新意识仍然稀缺,根据调查发现,在大多数众筹产品中,绝大部分并非革命性创新类产品,而其在众筹平台上发起的产品项目也并非首发。
而另一方面,众筹对于消费者而言,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产品上都比较新奇。如果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得科技感较强的产品,且参与到众筹的整个过程,大部分消费者是可以从中得到满足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做电商并非众筹的开始,而“一不小心”却成为众筹的主流。可以说,国内的众筹是在创业大潮中应运而生的,而众多众筹平台兴起的初衷也是为了给创业、创新项目“做服务”,以“筹钱”为中心,提供项目的后续服务来增强竞争力。但由于服务性逐渐弱化,众筹便趋于厂商的销售渠道。
众筹符合现在人的消费习惯
当物质生活不再局限于衣食冷暖的时候,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和特点,私人定制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消费需求。传统的电商平台不太注意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商品的定制,一是定制无疑会增加成本;二是电商平台往往以销售量进行品牌排名,个性化定制与普通商品相比,出货量肯定会有所差距;三是电商平台并未刻意推动定制化商品;四是商家和用户之间有电商平台夹着,产品受限制。由此,厂商在考虑成本、销量、排名等一些列问题后没有在电商平台主打定制化、个性化、产品多样。
与电商平台相比,众筹平台更开放,用户直接和发起人联系,可以了解产品的生产设计动态,并可以提出自己对产品的看法。在众筹平台上用户更追求产品的新颖和个性,众筹平台按照时间的远近进行排序,对用户和设计者而言都能满足其需要。
股权众筹面临四大难点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1月倒闭和转型的众筹平台达14家。这些倒闭的众筹平台中,股权众筹平台占多数,其实股权众筹平台都面临这些困难:
第一、优质项目少。比如项目方想开一个咖啡馆,如果这个项目方没有一定的经验,投资方肯定也不会投资。没有哪一个投资公司什么都投的,投资方应该专注于某一个行业,如果什么都投,绝对不靠谱。其次,要有强大的项目团队,这样才保证有足够优秀的资源。只要你的项目是足够优质的,那么肯定会吸引投资人来投。
第二、估值定价难。一般情况是谁估值谁说了算。必须要有专业的领投,还有专业的评估。谁出钱多就谁做领投人,这不专业,这不靠谱。合同的最高境界是保护自己,不伤害别人。那么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专业平台认定的专业的领投人,但是领头人必须要有一定的股份。
第三、建立信任久。在和项目创始人谈投资,第一是对人品的信任,第二对专业能力的信任。这是要建立充分信任的话,这就是一个优秀的项目,包括严格的资金监管。
第四、股权投资流动性差,原有构建的四种传统退出方式,但流动性都很差。
由于整体市场有限,行业体量增长速度赶不及平台数量增长速度,那么,在同一个笼子里,为了争夺更多的食物,厮杀也会变得更加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