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就要来了,年轻人预备进入狂欢状态,心底开始盘算着画什么鬼魅妆容,夜晚提南瓜灯到拿条街道去吓“鬼”。但你们知道这个“群魔乱舞”的万圣节是怎么来的吗?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叫“Halloween”,每年的10月31日,就是万圣节之夜,也叫“鬼节”。但西方的“鬼节”并如听上去那么“毛骨悚然”。在中国“鬼节”或许是一个鬼吓人的节日,但是在西方,这却是一个“人吓鬼”的节日。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
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