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版的《玫瑰三愿》,是小编在深夜灯下闲读时“单曲循环”的背景音乐。一抹忧伤,仿佛在倾诉,但是正所谓“哀而不伤”,我们仍能从这旋律中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这首乐曲的作者,一位英年早逝的天才,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大家,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儿——黄自。
黄自(1904——1938)
黄自,字今吾,1904年生,1938年逝,短短34年,足够成就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却不足以将先生全部的才华奉献给世人。临终前,先生对夫人汪颐年说:“你请医生快点来,我不能就此死去,我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
1924年黄自从清华毕业后赴美深造,先后在欧柏林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心理学和音乐。1929年以其音乐会序曲《怀旧》,获得耶鲁大学音乐学士学位。回国后,任职于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后被聘为国立音专教授,任教和声学、对位法、赋格学、配器法等作曲理论课程,并在课余进行创作。在回国执教期间,由于管弦乐队很少等客观原因,黄自的创作几乎都是声乐作品,如代表性的清唱剧《长恨歌》、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花非花》等都广为人们所熟知。
成长在知书达理的家庭环境,接受西方人文主义的熏陶,造就了黄自先生亲和朴实的性子。回国后,恰遇外敌来侵,便生一腔豪情满怀。柔情与热血的交织,是黄自先生创作的情怀。
文人的柔情
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
《花非花》
黄自是文人,在著名作曲家李惟宁先生笔下,好友兼同事的黄自“为人和蔼有礼”、“不忌妒同行”、“气量非常大”、“抱着牺牲不争功名的精神”(李惟宁《纪念作曲家黄自先生》)。先生自小喜爱中国古典诗词,后来又受到西方古典音乐熏陶,创作出一系列将德奥艺术歌曲创作技法,融入中国诗词格韵和民族色彩的声乐作品。黄自先生的旋律与诗词的韵脚和意境相得益彰,正是符合了艺术歌曲对于诗与乐结合的讲究。为白居易的《花非花》、王灼的《点绛唇•赋登楼》、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四首诗词所谱写的歌曲,是先生的代表作。《花非花》以素雅的笔调,刻画出优美、深情、细腻、如梦般的意境;《点绛唇》充满开阔的浪漫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炽热追求;《卜算子》勾画出了一种中国式的恬淡、幽静的诗情和新颖、古朴的色彩;《南乡子》则自始至终充满慷慨激昂的气势和动人心弦的爱国情愫。除了古诗词,现代诗也是先生艺术歌曲创作的题材,如著名的《玫瑰三愿》就是来自龙七的现代诗,将满心的抱负与理想借花诉愿。
黄自先生为学生们写的歌,生动流畅、活泼鲜明,又易于传唱,谁又能否认这是先生对孩子们的柔情呢?几十年过去了,《西风的话》、《踏雪寻梅》,这些歌曲仍然被收录在中小学的音乐教材里,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唱。
志士的热血
四万万同胞啊
洒着你的热血去除强暴
拼着你的热血去争光荣
——《热血歌》
《热血歌》
自古文人多志士,黄自先生的爱国情结全在他的音乐中了。“要创作民族化的新音乐”,这是先生的主张。如何将西方的技术与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是他们那一辈人努力探索的,而黄自较早就对西方作曲技法进行“民族化”实验,如无伴奏男声四部合唱《目连救母》就是一首以民间的佛曲为题材,进行具有中国风格的、复调性合唱处理的实验性作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群众性爱国斗争风起云涌,黄自与国立音专部分师生走上街头进行爱国宣传和募捐,并开始投入爱国歌曲的创作。《抗敌歌》写于“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原名《抗日歌》,由黄自自己作词作曲,后由韦瀚章加了第二段歌词,这是我国第一首爱国歌曲。《旗正飘飘》写于“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韦瀚章词,此曲先生用b小调写成,因为他认为“b小调最适合表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绪”(钱仁康文)。这两部混声合唱曲的音乐都充满了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慷慨的气势,无不体现了先生的一腔爱国热情。此外,还有《赠前敌将士》、《热血歌》、《九一八》等。文人以笔代枪,虽不在战场,却写成首首爱国歌曲来激发人们的斗志与决心,这是黄自先生作为一个音乐家与教育家,为民族的崛起而洒下的热血。
《抗敌歌》
文末,借韦瀚章的一句话来结束对黄自先生的怀念吧,“假若他能多活几年——即使仅仅十年吧,我相信他一定会写成更多更动人的作品,因为那时正是抗战最艰苦,而又转入胜利的年代。那种苦尽甘来的滋味,黄自当能以最动人的乐曲表达出来。”(《黄自研究?音乐挚友韦瀚章谈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