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7月20日,生于湖南邵阳(今邵东)一个农民兼商人家庭。
1923年,考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学音乐和绘画,并与同好组织国乐研究会。
1925年,毕业后留校任音乐教师。
1926年,回邵阳任音乐教师;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邵阳市总工会代理宣传部长。
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后随起义部队到海丰,在中共广东省委东江特委宣传部任宣传干事。
1931年2月,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选修科,师从黄自学音乐理论和作曲。
1934年,受聘于明星影片公司,先后为电影《风云儿女》、《都市风光》、《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和话剧《复活》、《武则天》等配乐;11月9日,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获俄国作曲家和钢琴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
1937年8月,参加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赴内地宣传演出,创作了《游击队歌》、《上战场》、《保家乡》等歌曲。
1938年5月,到武汉,任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国合唱团总干事;8月,随电影厂到重庆,先后在中央广播电台、育才学校和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工作,先后为电影《中华女儿》、《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配乐,创作了歌曲《垦春泥》、《嘉陵江上》和管弦乐曲《晚会》等。
1941年,“皖南事变”后,前往华东抗日根据地,先后在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部、新四军鲁艺文工团和新四军二师政治部抗敌剧社工作。
1943年,到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
1944年9月,调任陕甘宁边区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指导。
1946年4月,在延安创建中央管弦乐团并任团长。
1948年,任华北人民文工团副团长。
1949年10月起,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同年创办了音乐研究室;1953年和1956年先后创办了附属音乐中学和小学;1956年创建了民族音乐系,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50年,当选为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1959年,《十三陵水库大合唱》首演于上海,指挥:杨嘉仁。
1962年,赴莫斯科参加苏联第三次全国作曲家代表大会,同时担任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钢琴评委。
1966年,遭受“四人帮”迫害被关进牢房,二女儿被迫自杀,但他不畏强暴,殊死反抗;铮铮铁骨,令人敬佩。
1979年,再次出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率领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澳大利亚珀斯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音乐理事会第18届大会。
1983年,当选为国际音乐理事会终身荣誉会员;10月29日至11月3日,上海文联、中国音协上海分会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联合举办“贺绿汀从事音乐活动60周年庆祝活动”,包括庆祝会、贺绿汀作品专场音乐会、学术报告会、座谈会、展览会和星期广播音乐会。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他拍摄纪录片。
1984年,任上海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任聂耳基金会名誉会长。
1986年,任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顾问。
1991年,立体声音带《贺绿汀作品精选》由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录制出版。
1992年6月26日,上海音乐界、戏曲界和新闻界一百多人在上海庆贺贺绿汀90寿辰
和夫人姜瑞芝的钻石婚,会后举行了贺绿汀作品音乐会;10月16日,获中国第二届“金唱片奖”特别荣誉奖。
199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祝贺他从事音乐工作70周年题词:“谱写生活的强音,讴歌人民的事业”;7月20日,北京音乐界在北京国际艺苑艺术沙龙举行“贺绿汀诞辰90周年、从事音乐工作70周年庆祝会”;11月27日,贺绿汀铜像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揭幕。
1999年4月27日,病逝于上海,终年96岁。
他共创作了近两百首歌曲、3部大型合唱曲、6部歌剧(2部与人合作)、26部电影音乐、5部话剧配乐、7部管弦乐曲、5首钢琴曲等。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结构严谨,技法洗练,感情真挚,形象鲜明。他还撰写了两百八十余篇(部)论文专著,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作为一位教师和院长,他主张依靠专家,面向社会,重视民族音乐传统,强调借鉴西洋音乐理论,坚持专业上的高标准严要求,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还曾担任中国音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上海音协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