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参加考级的琴童,都希望自己能早早“10级毕业”,好给自己学琴一个交代。但这位智力只有37,学琴18年才考过10级的“老琴童”,正享受着属于他的荣光和自信。
小学时,因为反应迟钝,说话结巴,奚鑫一直被班上同学欺负。老师怕他影响班上的成绩,要求他去医院开证明,证明自己有病。
母亲封肇皓年轻时是护士,怀他那年,在工作中不幸遭到电击,使胎儿受到影响,“儿子刚出生后,看不出什么异常,后来学说话、学走路,和正常的孩子区别很大:他学什么都学不会!”
一直到儿子7岁上小学时,去医院检查,被告知这是先天性智力发育迟滞,属于一级残废,“换句话讲,他就是个智障儿。”
这是封肇皓的独子,没人能理解她彼时的心情。她写下一封长长的遗书,给自己注射了安眠针,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家人发现后,紧急送医院抢救,奚鑫拉着她的手哭了,“妈妈,我都快会泡方便面了。”
从这一刻开始,封肇皓振作起来,直面儿子的疾病。她辞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儿子,“我想让他有个一技之长,将来找个谋生的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儿子上到初中毕业后,没有学校再接收他。“他连鞋带都不会系。”封肇皓让儿子学绘画,学游泳,鼓励他自强不息。一次,儿子听到楼上有人弹琴,回家后给她说,妈妈,我想学弹琴。
看到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妈妈带着奚鑫到处求师,然而大多数钢琴老师都不愿意教奚鑫这样的学生,认为智障弹钢琴是天方夜谭,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奚鑫这辈子都学不会钢琴。
经过一番周转,14岁的奚鑫终于学上了钢琴,他每周去上一次钢琴课。学琴的时候,奚鑫一练就是一上午,三四个小时,除了上厕所,他从不停止练习的步伐。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经过18年的努力,奚鑫终于在他32岁时通过了钢琴十级考试,成了周围小区里有名的“钢琴家”。
“我喜欢弹琴,琴声很好听。”32岁的奚鑫胆怯地笑了笑,“我最喜欢理查德.克莱德曼,最大的梦想是开一场演奏会,让更多人认可我,自食其力,回报父母。”
他很吃力地说着每一个字,虽然语速很慢,但语气笃定而诚恳。
在封肇皓眼里,儿子由于智力障碍,在练习弹琴时,往往比健康的孩子更专注,更能抵抗外界的干扰,“他一个人在家时,啥也不干,就是弹琴,我们成年人想的东西,他可能也会想到一些,但他的想法很简单,他的心是清澈的。”
作家史铁生说,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奚鑫用自己的努力和笃定,诠释了如何去克服“限制”,战胜“残疾”。
只要肯努力付出,一切梦想皆有可能。各位学琴的小朋友,要更加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