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独奏?
你以为就是一个人在演奏?
独奏是不是比重奏要求高很多?
能不能推荐些经典演出?
下面这篇干货满足你!
▼
有的是一个人,有的会带伴奏
键盘乐器和拨弦乐器的独奏会通常是一个人的演奏,如钢琴、管风琴、吉他、竖琴等,因为这些乐器本身的属性就适合演奏多个声部,营造丰富的音乐织体。
弦乐和管乐的独奏曲目,则要分有伴奏和无伴奏两种情况。譬如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可以通过双音、大跳、琶音等技巧,达到多层次的效果,本身也具有炫技能力,因此有不少的无伴奏作品。但通常情况下,这些乐器的奏鸣曲和独奏作品都会带有钢琴伴奏。
歌喉也是一件美妙的乐器呀
“独奏”和“独唱”是我们中文里的说法,但在西方的音乐术语中,不管是人声独唱音乐会还是器乐独奏音乐会,都叫做“RECITAL”。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也默认将二者统称为“独奏音乐会”,毕竟人的歌喉也是一件美丽的乐器呀。
不一定哦
刚才我们说了独奏曲目,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的。而有伴奏的曲目,最常见的情况是用钢琴伴奏,但也有用其他乐器的。比如管风琴、羽管键琴、吉他、竖琴等,有时也会用到小型室内乐团甚至大型管弦乐队来伴奏。
比如萨拉萨蒂的《西班牙舞曲》通常都是用钢琴为小提琴伴奏的,但在一些独奏会上为了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色彩感,也会用交响乐队伴奏。请欣赏下面这小提琴家段宓多里与指挥梅塔的合作。
▲小提琴家段宓多里与指挥梅塔合作
看是否有个独奏家撑全场
独奏音乐会的主角当然是独奏家咯。一场独奏音乐会上,无论曲目是有伴奏还是无伴奏,是用钢琴伴奏还是用乐队伴奏,都一定要有一位撑场子的独奏家。
譬如海菲茨的一场著名演奏会上,他演奏了巴赫的《恰空舞曲》(无伴奏)、小提琴改编版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钢琴伴奏)和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乐队协奏)。因为从始至终都是海大师为主角,所以这场音乐会就是一场“独奏音乐会”。
不是,二者难点不同
独奏者通常更侧重演奏技术的全面性,而重奏演奏者更注重扎实的基本功。比如小提琴独奏家除了要有炉火纯青的基本功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二重泛音、左手拨弦、上下连顿弓等艰深的技巧,而重奏时通常不会用到。
独奏者在演出时更突出展示自己的个性,可以有较为夸张和主观的诠释方式。而重奏者在演出时需要精准地与同伴配合,与之精准而默契地完成作品。
通常观众更愿意为【独奏家】买单
观众为一场独奏会买单,当然要看曲目是不是自己想听的,但独奏家的明星光环可能影响因素更大。你愿意去听郎朗还是王羽佳?乐意为李云迪还是陈萨买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欣赏他们自身所散发的性格魅力。
大牌演奏家总是有着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即便有一些独奏家的水平也许退步得连基本功都不能保证,仍然能让无数粉丝为之买单。
帕格尼尼 & 李斯特
尽管“独奏“这种演奏形式其实早已有之,许多音乐家,譬如巴赫、斯卡拉蒂、维瓦尔第、莫扎特、贝多芬等人在当时都是独奏好手,但真正将独奏音乐会上升到“巨星个人秀”层面的,当属“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和“钢琴之王”李斯特。
帕格尼尼对小提琴技术出神入化的开拓,引领了对独奏乐器演奏技术的探索狂潮,大量炫技的器乐独奏作品促进了独奏音乐会和炫技独奏家的蓬勃发展。李斯特首创的背谱演奏,极其非凡的舞台魅力,使得“独奏音乐会”的演出形式进一步确立下来。
不一定哦,有些算重奏吧
“奏鸣曲”是独奏音乐会上较为常见的大型作品,无伴奏的奏鸣曲毫无疑问是独奏曲目。诸如“为大提琴和钢琴”、“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奏鸣曲,都会视提琴为独奏主角。
但也有一些奏鸣曲,是难以分出特定一位“主角”的,譬如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双小提琴奏鸣曲》。
鲁吉奥·里奇:无伴奏小提琴音乐会
美国小提琴大师鲁吉奥·里奇是上世纪的一代小提琴宗师,他技巧非凡,十分推崇无伴奏小提琴作品。1988年,他在罗马的这场独奏会,涉及无伴奏小提琴作品中最为艰深的几部,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