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仙翁操》都弹了一个星期了,啥时候教我新曲?”
“老师,我都学了2个月了,你能教我弹《凉凉》了吗?”
“老师,同样零基础教琴,为什么XX大师4天能教到阳关三叠,而你却还在教我右手八法?”
关于古琴教学的进度,一直是古琴老师的困惑之处。因为现在不比以前,报名学琴的学生中,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热播古装影视剧的影响,就喜欢男主或者女主弹琴那帅帅的样子,或者喜欢弹诸如《凉凉》、《大鱼海棠》、《琴师》这种古装剧里的插曲。
学生的初衷,可能就是为了学这几首曲子,而对一些传统琴曲根本就不感兴趣,即便有些自称喜欢传统文化的学生,可能也就对《平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等十来首大众耳熟能详的曲子感兴趣。但是,现在通常的古琴教学的曲子大多是《仙翁操》、《秋风词》这样的进度,再加上现代社会中生活工作节奏快,大多是一周一节课,教到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曲子,最起码要半年以上了。很多学生中途就放弃了,或者勉强上完10节课就不继续学了。
古琴能否弹现代歌曲,今天就不做讨论了。欢迎关注“古琴圈”微信公众号,下次我们单独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些传统的琴曲,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们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得到了历代琴人的认可。在各方面可以说是远超现在一些所谓的移植曲目的。
笔者认为,传统琴曲好比是正餐,它能给予人营养,是每个学琴之人不可抛弃的。而那些现代歌曲的移植琴曲,则好比是点心,虽然悦耳,但是它仅能增加一些平时学琴的乐趣。所以,请千万不要搞错了主次!
可悲的是,现在有一些琴馆,为了迎合市场效应,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一些时下流行的歌曲专门开设古琴教学班,比如“凉凉班”、“大鱼海棠班”等。如果来学习这些曲目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传统曲目,那我无话可说。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很多都是只学了十来节课的古琴初级班,勉强能弹个《秋风词》、《阳关三叠》。在网上,连个“撮”都不会,就来问“凉凉”琴谱的大有人在!
在这里,我希望这些学生们,能端正心态,如果你真的喜欢古琴,那就应该抱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态,好好跟着老师学传统琴曲,以后这些移植曲子还不是水到渠来?如果你只是想玩玩,那请出门左转,“凉凉班”、“大鱼海棠班”欢迎你!
同时,笔者也建议一些琴馆,莫忘初心,既然要传承古琴文化,就不应该盲目追求市场经济,别让这种不负责任的“凉凉班”、“大鱼海棠班”毁了原本就脆弱的古琴传统文化。当然,如果你们在招生的时候,对学员进行严格的筛选,选择一些已经基本掌握传统琴曲的学生,也是值得提倡的。毕竟,想要创新,首先就要继承!
声明:
笔者发现前些天发布的文章,得罪了一些古琴圈里的人。本人所有文章意在揭露古琴圈某种现象,不针对具体个人和琴馆,如有躺枪,实属巧合。
稿件来源:古琴圈 古琴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