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您好,欢迎访问音乐生态网 ! 请 [登录][注册]
广告

    首页>企业>新闻>专访Howie Lee - 好玩的事情我都喜欢

    专访Howie Lee - 好玩的事情我都喜欢

    资讯头条 | 乐度网 2016年3月26日
    [摘要] 采访前我就已经从很多人口中听到对Howie Lee本人才华和他音乐作品的赞美了,真的,不绝于耳。

        

        文/刘鹏飞


    采访前我就已经从很多人口中听到对Howie Lee本人才华和他音乐作品的赞美了,真的,不绝于耳。

    专访Howie Lee - 好玩的事情我都喜欢

    采写、插图、视频:刘鹏飞

    采访前我就已经从很多人口中听到对Howie Lee本人才华和他音乐作品的赞美了,真的,不绝于耳。

    Howie Lee又名李化迪,在去年12月初,他的首张全长专辑“木屮山出”发行,随即引起了大量关注且备受好评。“门”作为全专Intro再合适不过 - 灵动明亮的音色像是跳跃在黑夜上空的一缕缕荧光,隐晦的勾勒出一座古城的轮廓,渐起的人声似乎暗示着某种正在行进的部落仪式,曲末甩出的一条Bass Line更像是跳脱而出的一位电气化萨满。最令我感到动容的是,当谈到全专最独特存在的“北海”创作灵感时,他是真的沉浸在一种不可自拔地状态下向我表述当时的境况 - 他十分沉醉的哼哼起“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

    此前的媒体报道都会就他的海外留学经历作为宣传噱头,我很好奇Howie Lee在为期一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什么。他说自己是抱着非常强的目的性去的英国,并在当地尽可能快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 浏览Howie Lee毕业后的音乐作品,能明显的感觉到一条隐藏其中的脉络全程贯穿,无论就音乐本身还是封套的视觉呈现,你会感觉它们是一体化的存在。

    和同时期成长经历打口年代的年轻人一样,李化迪在那个摇滚朋克音乐盛行的年代最爱的是Nirvana。他曾在大学乐队PB33中担任贝斯手,2005年后,因乐队想签约音乐公司,持不同意见的李化迪选择了离开。当时时兴的Dance Punk音乐让李化迪再次萌生想法,并组建了乐队i love this band,但最终也因“对于概念混沌”和风潮褪去、不知道如何宣传的缘故作罢。

    随着当时英国Dubstep曲风的渐起,李化迪也在北京认识了一群英国音乐人。其中李特别提到当时对他影响最大的英国音乐人Harikiri,他曾在北京举办第一个Dubstep派对,同时也是带给李启发最多的人 - 在制作层面给当时受大学音乐教育的李化迪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就此也让他萌生了要去英国学习的想法。

    留学以前有什么困扰?

    在中国没有市场。且不说制作人身份,这一身份在中国是缺失的 - 我没法和别人说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我是DJ,这一角色在中国也是被难以理解的。虽然我知道自己的角色,但是没有人能明白,也没有必要解释。所以要想别人认可就要拿出个作品或者凭证,比如我说i-D有报道过我,对方就会觉得OK,那我可以听你说。说白了当时我没有名气,自然就没有话语权,所以说什么对方也不听,直到我在英国受到了关注,别人才开始愿意听我说自己所做的是什么。

    当时你用的什么宿主软件?

    因为我当时在使用苹果电脑,所以我用的宿主软件是Logic,我用了两年的Logic,我觉得它把我给耽误了(笑),一直到最后我都没发现它好在哪。可能是我个人习惯问题,也可能就是它和它没缘分。那时候看到Harikiri在用Ableton,所以我当时就决定开始使用Ableton,2011年到了英国就以教育优惠购买了Ableton。

    英国一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为何会给你这么大的启发?

    因为我是带着问题去的,有很强的目的性。在这之前我就已经做出一些拿得出手的作品了。所以到了当地我就迅速的找我需要的资源。比如哪些场景是我没接触过的,哪些音乐我不明白如何做出来的。以前我读的是工科,我对艺术上的概念不太理解。我学的声音艺术专业不教任何东西,就是在讨论这个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在中国的教育里没有质疑。

    很多概念都是有逻辑可循的,就像具象音乐是第一步,它和上个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是相关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音乐不再像以前一样必须用音符记录成谱了,你可以把它录下来了。在中国由于资本主义的进程太快,很多东西没有时间去消化,从具象音乐走到现在这么多的思潮,它们如何触发你的情绪?它给你什么感觉感觉?毕加索为什么去非洲寻找灵感?因为最终还是要回到人性最本质的部分。在英国学习声音艺术,得到最大的启发就是概念性的东西。

    能感觉到你留学后发表的作品开始有统一的主题和风格了。

    对,在那之后我就有品牌化的概念了,知道该怎样运作了。

    你在2010年到2012年陆续翻译了三本书,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这几本书都是Focal出版社出版的,我自己也有看英文版。当时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一位传媒大学校友找到了我,其实翻译一本书根本赚不到钱,那么厚的一本才两三万。出于奉献精神,再加上我知道做这个工作岁数大也懂这个的人没这个时间精力,当时我还年轻,英文也不错,对于相关知识也比较了解,所以我觉得我可以做这个事情,对我自己也有好处。

    你贡献真挺大的,直到现在相关的专业书籍也很匮乏,你现在还有没有做这方面工作的打算?

    这个事情就是有人做才有,没人做就没有。我现在不会再干这个事情了,太耗时间精力了,年轻的时候干干还可以,现在弄不了了。我觉得能做点影响到别人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是件好事。

    如何看待独立和主流?以及现在独立主流不分家的趋势?

    我觉得独立和主流还是有区别的,我觉得只是underground音乐成为了更酷更潮流的事情,所以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至少现在欧美的主流唱片公司已经有了很强的概念 - 挖掘互联网上的人,在以前人们都觉得网络上的人特次。

    你个人对Indie、Underground这样的标签厌恶么?

    我觉得作为社会上的人,被贴标签是百分百的事情,因为这样容易辨识区分,比较简单。可能很多人听一耳朵我的音乐就说这是中国风,我说OK我无所谓,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你要是愿意听,给我贴什么标签都行。

    所以你不介意被标签化?

    要是给我贴个“你是臭狗屎”的标签我可能有点不高兴,但其实我控制不了,别人说什么我管不了。

    Eastside Sampler Series为何没有继续做下去?

    之前打算出一个系列,两周出一首歌,我做了四首之后觉得太累就停了。

    你曾以非官方形式Remix了SOPHIE的作品Lemonade,你怎么看待这个13年出现的现象级厂牌PC Music,似乎在气质上你们的音乐有着某种“联系”。

    我只对SOPHIE的音乐认同,我认为PC Music里只有他是酷的。A.G. Cook我觉得在英国有很多这样的人 - 他们上艺术学校,脑子里有巨多的歪点子,然后把歪点子付诸实现。PC Music就像你说的真的是一个现象级产物,从艺术角度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SOPHIE我觉得他非常聪明,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我就拿他的作品混着玩了,因为我觉得他是真有意思。

    我觉得它们(PC Music)的音乐很讽刺 - 和A.G. Cook合作的QT,她的一切似乎都是“假”的。

    特别讽刺。看他们的演出现场,不理解的话会觉得这太傻逼了。

    你怎么看待PC Music和李宇春的合作?

    我觉得虽然怪里怪气的,但我不会讨厌它,我觉得挺好的。中国的音乐人需要多和外面交流,无论是不是主流的,多和聪明人接触肯定是好的。

    你有没有想过和主流音乐人合作?

    我不是特别想,除非我觉得谁唱的特牛逼,或者有什么东西是我特别想要的。我想和高水平的艺术家合作而非高水平的娱乐者。假如有个“美国李宇春”来找我,出于某种文化冲击力,我会觉得这是件有意思的事,你探索的是一个新鲜的领域;假设英国当地有一个巨土的流行明星找A.G. Cook合作,他是不会同意的。

    你是否愿意走向主流大众视野?

    我不会说不,但我有自己的原则,只要不触犯我的底线,只要唱片公司不会跟我说一些蠢话。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太重,长者不愿意相信年轻人。他们相不相信我不在乎,我自己做就挺好的。去年有几个电视台节目找到我,最后我都没答应,没办法合作,我觉得他们不尊重、不真诚。我还不如在家看电视更舒服。

    制作人、DJ你更享受哪个身份?

    我觉得都很好玩,DJ好玩,制作也很好玩。就DJ而言就是在长期耕耘自己的活动中得到了一些反馈,它不是物质上的反馈,而是我了解这个社会的一个方式,慢慢你会看到社会的变化,对音乐理解的转变,我觉得这是做DJ有意思的一面;制作就是和自己较劲,我经常把一个东西整体推翻,全都删除,重新再来,也许我会发现还是以前那个更好,但就是较劲。

    现在还有没有什么困扰?

    我觉得可支配时间越来越少了,在有了名气之后,创作上的时间支出都成了问题,没有那么多安静时间去思考,大部分时间都像个过客,这看一眼那看一眼,很多事情慢慢也不再让你激动 - 我以前刚开始巡演的时候挺兴奋的,现在觉得自己对待事物的敏锐度都下降了。

    太忙了以后容易变得麻木,在我很清醒的时候,早上我脑袋里都会有新的灵感。我在做音乐这件事上还处于一个很初级的阶段,虽然做了这么多年,但我觉得可能做十年音乐才会面对第一个坎,所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现在最大的创作瓶颈就是时间管理。

    做DJ的话基本周末肯定就没了,周一得缓缓,只有周二、三、四是工作时间,这几天再有点别的事就没啥时间了。我现在做多媒体,做视觉、做音乐等等,我通过不同的工作获得启发再将它放到音乐上。总的来说时间少是我在创作上最大的困扰。

    如何捕捉灵感?灵感匮乏时会做什么?

    我会给自己发微信,我想到什么就发什么,自己对着微信自言自语。彻底没脑子的时候,我就该干嘛干嘛,我就炒菜做饭 - 烹饪也是创作,必须得专注,尊重食物才能做得好吃,这和音乐差不多。

    你现在对待音乐的态度是事业还是爱好?

    我觉得还是爱好吧。但同时也是事业,我的想法就是希望中国的音乐环境更好。我觉得在音乐造诣上我的水平挺高的,但是得不到认可 - 在中国都是靠关系。

    音乐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爱好么?

    做饭。其实我什么都喜欢,好玩的东西我都喜欢,但是我没那么多时间。

    DO HITS这个厂牌的理念是什么?

    打破边际化,没有风格标签,没有什么条件,你觉得你是DO HITS的一员你就是,它有着虚无主义的概念。它目前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合辑,我作为一个策划人来推进这件事,但真正发力的人是大家,每个人都奉献一点东西,因为大家都没有平台,所以我们自己就来创造一个平台。

    木屮山出是你的第一张全长专辑,为何这么久才推出第一张专辑?

    因为一直觉得自己不够成熟,我对艺术要求挺高的。以前刚开始没什么概念,所以出的那些东西也不是特好,到后来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我不能瞎发行了,这东西一发出去就板上钉钉了。所以我还是觉得应该慢慢做,直到自己想清楚了再出专辑。我希望能做一张有着十年、二十年影响力的专辑。

    你给这张专辑打多少分?

    70分。

    哪些地方你觉得不足?

    我做好了很多的构架就在那放着,放了好久,我一直想着最后能把它做细,但最终有些地方处理的还不够,细节还是能做得更好的。

    专辑中的“北海”似乎是独特的存在,可以详细说说创作过程么?

    他跟专辑里其它的歌不太一样,它是突如其来的灵感,当时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气,我忘了是为什么,反正很不高兴,我就一人在屋里做了这首歌 - 我把手放在键盘上,它自动就出来了。

    为何采样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因为我就是突然想到了,当我弹起旋律,我立马就想到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我采样了这首歌就放了进去。

    即将为新专辑展开的亚洲巡演有什么看点?

    两个人,我和张杨。他负责打鼓,现场我会控制音频和视频的部分,更像是一场多媒体Show。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音乐与乐器产业第一手资讯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点击右侧蓝字快速关注乐度公众号:Musicdu乐度
    微信扫一扫,您就知道
    Musicdu乐度公众号:musicdu_com
    想要体验免费发新闻,请加静静的微信
    来源:音乐财经 发布人:叶子

    相关阅读

    • 100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点赞
    • 15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高兴
    • 19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拍手
    • 49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加油
    • 55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惊讶
    • 84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路过
    • 102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难过
    • 32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叹气
    • 62
      喜欢我就给我投票吧
      无聊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全部评论

      电子乐器商标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