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英文名:Kunming University),简称“昆院',位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是教育部2004年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大学。昆明学院的前身是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昆明大学,2004年在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合并为昆明学院,是目前云南省学科门类最齐全的本科院校,学科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门类。
学校简介
昆明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共11门学科,是云南省学科最齐全的本科大学,也是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历史最长的学校。它是一所含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门类,本科与专科并存,综合学科与师范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兼有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的云南高等学堂,距今已一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培养了以聂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规划占地面积2200余亩,已建成1800亩,规划建筑面积60多万平米,位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备现代。校外还建有500多亩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8亿多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亿多元;藏书170多万册。
学校现有32个本科专业,19个特色专科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现有19个院(系):经济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旅游学院和数学系、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化学科学与技术系、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和继续教育学院;1个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面向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6000多人。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战略主题,按照“超常规、跨越式、追赶型”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和发展,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积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建设全国同类高校领先、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
校容校貌
目前学校共有2个校区:洋浦校区(主校区)、昆师路校区(成人教育基地)。截止2012年,全校16000名本专科学生(不含中专)都在洋浦校区就读。洋浦校区位于昆明市经开区浦新路2号。地势开阔、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交通便利。校园园内总建筑面积达60余万平方米。
昆明学院洋浦校区为园林式校区,整体依山而建,地形大致呈方形,上北下南、左东右西。上北片区基本保留原云南大学羊甫校区主要建筑、道路、景观,下南片区基本为学院新开发的建筑、道路、景观,正南端居中是学院新大门。校园整体风格温婉大气,明德路上银杏成片,澄名苑、听心湖旁樱花盛开。得益于昆明四季温和的气候,整个校园内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无论是在春夏还是秋冬,四季皆有不同景致风光,为学子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条件。
校内建筑大多为徽式建筑风格,白底蓝顶,简洁雅致,如主教学楼博雅楼和博识楼等;而音乐楼、美术楼等建筑采用现代风格的建筑样式,充满科技和精致感。学校的生活区划分为北苑(澄明苑)和南苑(润泽苑),苑内为学生公寓区,分别设有超市和食堂,生活方便。总的来说,学子在夕阳的余光中漫步昆院,这就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办学规模
校园设施
目前学校主校区占地20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60多万平米,体育中心和观物山景致正在建设中。校园内绿化面积极高。
学校内的24栋学生宿舍全部为A类公寓,设有4人间和6人间,均有独立卫生间、洗浴设施,网络、电视、电话信息端口,晚间自习室及电视收看活动室等。4人间每人每学年收费1200元,6人间每人每学年收费800元。学校内学生公寓区内有邮政中心、中国移动一卡通综合服务中心、美发店、复印店、甜品店、超市等,生活方便。
学校目前一共有10个食堂,四个汉族食堂、二个回族食堂及一个教工餐厅,主要是为全院师生提供物美价廉的大众食品;一个风味城和一个风味小吃,为师生提供特色鲜明的各式小吃;一个接待餐厅为师生提供接待用餐等中、高端服务。食堂、餐厅分布在:澄明苑有二个汉族食堂、一个回族食堂、一个风味城及一个接待餐厅;润泽苑有二个汉族食堂、一个回族食堂、一个教工餐厅和一个风味小吃。除接待餐厅和风味城外,其它食堂、餐厅和小吃部提供食品的价格均由饮食中心按相关规定及要求实行统一定价和“一卡通”消费管理。
昆明学院图书馆有多学科、多文种、多载体的馆藏资源,其中,印刷型图书158万册,电子图书及电子期刊123万册(种),中文期刊962种,外文期刊22种,报纸63种。图书馆现设有上下3个借阅大厅、1个学生自修室、2个电子阅览室,阅览座位总计3900余个,每周开馆时间可达94余小时,并提供网络24小时全天候的不间断服务。
传统与文化
校园文化
昆明学院内思想自由、文化开放,学校鼓励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按照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要求,以“思想品德优,理论基础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基本规格,着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校训
昆明学院的校训是:“明德至善,知行利物” 。
“明德至善” 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明德”要求学院师生要净化自己的德行,显示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达到内心清明高尚的境界;要以修身为本,学会做人、做事,并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学院要秉承“明德”精髓,倡导“先做人、再做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把“明德”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
“至善”中“至”为最,“善”为完美。事物的完美境界只有在不停的追求中才能达到,昆明学院追求人才培养的完美目标亦然。
“知行利物”:出自《尚书·说命上》“知之匪艰,行之惟艰”与《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
“知行”在我国传统儒家知行观中,广义上“知”是人的心知的统称,“行”是人的行为的统称;狭义的“知”主要是指道德知觉,“行”主要指道德实践。昆明学院要培养出大量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人才,才能广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利物”指利于万物,益于万物。利万物则万物利我,物我相协、相合;益万物则万物益我,物我相生相益,天人合一,与环境和谐发展。这是中国古今知识分子对人生的追求,也是昆明学院莘莘学子求真知对社会的报答与回馈。
总之,昆明学院校训言简意赅,典雅含蓄,言尽而意无穷。它既传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学之道”的精髓,又符合当今世界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上句“明德至善”倡导修身养性,即讲思想品德;下句“知行利物”,落实认知行为,即求学以致用。其内涵熔古铸今,其主旨寓意深远。全句旨在鼓励师生明德修身、尽善尽美,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做品德高尚、知识渊博、言行一致、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