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音乐娱乐宣布与环球音乐达成版权合作,双方签订中国大陆地区数字版权分销战略性合作协议,根据协议,TME成为环球音乐在大陆的独家版权合作伙伴。腾讯声明,独家并非独占,是以转授权为前提的。腾讯的独家版权是独家代理,不管谁签了独家,都会被唱片公司要求分销。具体权益而言,独家权益包括维权、运营、推广、转授权几项业务。腾讯目前已和多家平台就分销事宜展开洽谈。
TME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腾讯所有的版权独家代理合作,一直都是开放版权分销的,此前已经与网易云音乐、多米音乐、百度音乐、唱吧等至少8家平台达成了转授权合作。
但这种通过资本囤积大量版权并进行版权转授的玩法其实并不能持久。
在线音乐的盈利模式尚未明确,国内仍然存在大量免费音乐资源,在从唱片到在线音乐的过渡中,市场仍未出现类似iTunes一样的平台衔接上下游,国内用户更没有形成付费习惯。在同质化的音乐服务商不断增多的行业状态下,为圈住用户,平台服务商往往采取免费模式而非强制收费的方式推广。
通过垄断在线内容来留用户,只是短时间的权宜之计,版权之争只是存量之争,但在线音乐市场无论内容还是用户都是增量市场之争。垄断终究无效反倒伤了用户的心。以前能随便听的歌,头像都变成了灰色。用户们不得不一个手机里装着好几个听歌app。这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给用户增加了负担。
版权争夺战最直接的结果是版权成本增加,这无疑加剧了行业的困难程度:随着版权价格的水涨船高,平台版权支出成本也在增加,由于音乐版权的定价没有参考体系,一口价往往是饮鸩止渴,平台更加艰难。据业内人士测算,现在每千首音乐消费,流媒体网站需要负担版权成本2.5元、带宽成本1.6元,而广告收益仅有1元,净亏3.1元。这对缺乏强大资金实力支撑的中小网站而言,将因无力购买版权失去生存土壤从而彻底出局。音乐分享网站song taste就因版权问题最终被迫关闭。
本文认为,行业更加需要打破固有的商业模式的差异化创新,通过产业上下游结合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建立新的竞争力。比如乐视音乐推出了付费直播平台和主题音乐会;酷我建立K歌、儿童歌曲专区;虾米主打独立音乐人;网易云音乐以“社交”为核心,主推’乐评’、‘歌单’等功能……而QQ音乐的LIVE MUSIC,网易云音乐的“音乐大战”,阿里音乐的寻光计划又是另一种对互联网音乐体验形式的创新,将线下演出搬到了线上。这种收费做法让用户更易接受且交互性更好,是背靠阿里网易腾讯等集团的音乐厂商利用网络独特资源为区隔定位做出的大胆尝试。
最后想说,在线音乐一如当年的在线视频,版权和内容的竞争只是大公司和资本密集进入后的初级状态,用户体验和个性化服务才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