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严谨、表演灵活、演奏精准,集管乐演奏与多样表演于一体……行进管乐要求的不仅仅是演奏的专业技能,还对演奏者的体能与综合表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日前,“交一天时光给艺术•2017传乐交响”邀请台湾音乐教育资深研究者、曾任朱宗庆打击乐团一团成员的李依琳做客广州大剧院,与广州市民一起深入音乐教育,看音乐与孩子成长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探析乐团学习、乃至“行进管乐”对少儿的助益。
由乐队、旗队、舞队三大类别构成,李依琳向现场观众一一介绍并展示行进管乐的构成要素。作为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行进管乐和普通管弦乐最大的区别在于纪律和体能上的需求。纪律上,无论步伐与动作,各声部都需严格同步配合;体能上,为满足演出的体力需求,日常的肌肉伸展训练必不可少。
当下,行进管乐正朝着不断革新的方向发展,激发出无限可能。李依琳介绍到,台湾的行进管乐演出尝试结合流行元素,融入流行音乐及舞台灯光效果,为观众创造感观的新体验。
相对之下,美国行进管乐则以规模庞大、表演精准著称,乐团编制可多达百人以上。如此庞大的编制,依赖的是团队的协作力及默契,从日常的团队培训中积累。无论是持乐器的角度、手臂的高度、手指的力度,还是步伐的频率,都必须规范一致零失误。
从行进管乐的特性出发,对纪律与协作有着严苛要求,似乎逆反孩子的天性,但其实,“动起来”的行进管乐却是与孩子的“天性”不谋而合:在幼儿时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的孩子已能控制大肌肉群,与调动小肌肉群的钢琴等乐器相比,乐器演奏结合队列行进,同时还要融入表演的行进乐团,全面开发了身体律动与节奏感,能有效锻炼孩子的认知、语言、情绪管理和自理能力,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
进入小学时期,少年儿童开始建立基础性格、责任性、同情心及好奇心。李依琳指出,在这个黄金时期,师长应依据孩子们对音乐的反馈,引导孩子探索兴趣点,进而因材施教。
以行进管乐为例,有别于“填鸭式”地灌以完整编制的乐团教育,教学课程采用多变形式的音乐与呈现方式,很容易激发出小朋友的兴趣;再循序渐进,逐步培养起孩子的纪律服从及团队协作的意识。
以行进管乐的教育和学习为例,李依琳总结少儿音乐学习的科学模式:小学的时期就开始探索兴趣,继而在中学阶段重点培养和训练擅长的板块,进入大学后再深入研究兴趣点,最终或是以此兴趣为专业、甚至是工作,或是以之为能享受终身的业余休闲。
其中,以行进管乐代表的乐团的学习给予孩子还包含了更多的品质培养。在乐团的交往、沟通中,学习相处与协作,学会集体责任感,提升演奏能力。在一次次的练习和表演的磨合中,完成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