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艺考正在火热进行着,吸引着数以百万的“追梦人”。但对于艺术学子而言,艺考不过是“战役”的开始,走出校园后面对就业的竞争可能比求学还要激烈。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56万,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被称为“最难就业季”。高校扩招,就业惨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比以往更难找到对口的专业。若想“入编”、“进高校”、“进国企”:难如上青天。
而对于音乐毕业生来讲,他们迎来了就业寒冬。2016年,北京市音乐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约7000人,根据人社局统计,有编制的音乐专业对口的岗位,仅为1000个,无编制的正规合同制音乐类岗位约为1800个。《中央音乐学院2015届本科、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323名本科毕业生中只有28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而自主创业的人数则高达85人。多年来,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毕业人数堆积、供大于求,就是现状!
各大门户网站轮番对艺术生就业寒冬做出了反应,当然,反应很一致,不言而喻。师兄师姐转投他行,销售、金融、私企,都有他们的身影。那个整天咏叹调、发声、气息、指法、触键的曾经,为何不复存在?
艺术专业毕业生很多改行
随着这几年新闻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少本科院校都不失时机地开设相关艺术类专业,在招生简章中,都会刻意放大本专业可能带来的职业远景,但随着一届一届“艺术生”的毕业,当初被炒得天花乱坠的圈内就业似乎也变成了“黄粱一梦”,真正在这个圈内就业的人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像传统艺术领域的学生,毕业前景似乎也不乐观。以某省二本院校07级音乐艺术专业毕业生为例,49名学生当中目前真正从事与音乐有关的人数仅有8人,超过80%的学生选择了改行。公务员、央企职员、军官、小老板儿……在艺术理想和现实生存压力的权衡中,更多的人放弃了最初的梦想,而是选择“活着”。
不该为升学而学习艺术
这几年,艺术专业毕业生最终改行的情况有所增多,这和整个社会对于艺术领域的浮躁、功利心态不无关系。但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一样,真正能够学有所用,对孩子们来说,既是幸运更是一种幸福。相信随着这个市场的不断规范,艺术生大量改行的情况会在未来得以改善。
学艺前应关注就业前景
选择学习艺术专业在立足于自己兴趣的同时,更应该对这一门类艺术的就业前景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像一些特别小众的艺术门类,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学习的话,就要持谨慎的态度,毕竟选择任何专业最终出路都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剑走偏锋”可能只适合少数孩子。
艺术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来招生
在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15个低就业率专业名单中,动画、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等6个艺术类专业“榜上有名”。 随着近年来艺考的不断升温,各个大学纷纷开设各式各样的艺术专业,随之而来也就是 “供过于求”的艺考生就业问题。
“艺考热不是坏事,但以成名为目的的考生应在专业选择上更慎重一些。”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魏松表示,并非所有学生都是因为真的热爱某专业才参加艺考,例如表演专业,就不乏受明星效应影响而希望成名才走上艺考这条路的人,这个出发点就是错误的。“成名与艺考无关,与艺术更无关,它除了需要有专业素养外,还需要机遇和平台。”
魏松认为,艺术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来招生,不要盲目扩大招生,导致市场饱和造成学生没毕业就失业,应制定统一的艺术类院校学生的考试规则和流程,希望能有更多真心希望学习艺术的学生走进艺术院校,不然对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中国文联副主席、作曲家徐沛东对此也持相同的态度。他透露,中国大部分的声乐教育是围绕体制来完成的,一般的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去剧院、剧团工作,但现在院团推出的剧目已经不能保证所有毕业生都有戏可演,导致很多人都处于“失业”状态。“应该让他们认清形势,弄清楚艺考的目的,现在已经过了学什么、就干什么的时代。”徐沛东说。
艺术之路注定在理想主义和生存现实的漩涡中旋转。每个人心里都有目标,有些人还没有前行便放弃,有些人很执着,为了梦想不断坚持,哪怕梦想不一定马上实现,至少为了不断地靠近梦想而不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