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就如同音乐产业里的金钱奶牛,2016也不例外。
在美国加州印第奥举办、为期两个周末的2016 Coachella音乐节,产生了7.04亿美元的总消费,并为当地经济带来了约1.06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去年英国Glastonbury音乐节观众人数高达13.5万,为Adele、Mercury Rev以及其他独立和大牌音乐人带来了1009%到6600%之间不等的实体专辑销量增长。
Festival 250是由Stubhub赞助,音乐出版物Festival Insights与市场调研公司CGA Strategy合作完成的全球音乐节排名榜单。在去年的榜单中,Coachella和Glastonbury依旧稳坐前两位。排名基于音乐节时长、门票收入、观众容量和赞助等多项因素,展示了现场音乐的完整图景。
下面是去年2016年9月发布的新一期榜单里引人注目的新趋势——音乐节的地理位置和类型在全球呈现多元化,对现有的老牌音乐节发起了新的挑战。
前50排名里
英美音乐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几乎没有上榜
排名前50的音乐节里,有21个来自英国和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分别独占两个。欧洲的表现也很不错,德国、比利时、奥地利和荷兰的上榜音乐节数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总共只入选了3个。日本的Fuji Rock排名第3,里约热内卢的Rock in Rio排在第19,来自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Mawazine则排名第25。
上面的结论也许有些误导性,因为一些知名的音乐节已经将他们的版图扩展到了上述三个大洲。在拉丁美洲,Electric Daisy Carnival (EDC)、Tomorrowland和Creamfields都已经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国家办过音乐节。2016年11月12日,Electric Zoo: Countdown Shanghai和EDC India也都完成了启动派对,并且Ultra Worldwide的Ultra Asia也于2016年9月圆满举办。
很多非洲的流行音乐节,像是马拉维的Lake of Stars和斯威士兰的Bushfire,由于阵容中包含大量的当地艺术家和传统音乐,使得美国外来品牌更难进行渗透。即使像有着Iggy Azalea和Hardwell这类艺人的Mawazine音乐节,阵容里主要也都是非洲的音乐人。
政治冲突成了音乐现场进入非洲和亚洲的主要障碍之一。Mawazine是由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私人顾问举办的,这也引起了社会批评家以国民贫困和失业为着力点对其进行的抨击。中国政府墙掉了YouTube和SoundCloud,对于那些音乐人来说少了两个最主要的曝光平台。
尽管如此,非洲和亚洲的音乐行业的市场表现仍然令人印象深刻,数字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虽然亚洲在全球数字音乐消费中只占了14%,但根据McKinsey & Company的数据显示,亚洲的互联网数字消费用户占了全球的44%。东南亚的数字音乐行业发展尤其迅速,在2011到2015期间,他们的增长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0多倍。
根据CISAC的2016全球报告,非洲在去年的全部音乐版权收入增长为13.6%,其中现场音乐和环境音乐的版权增长33.2%。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好的音乐现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并且随着流媒体的发展,非洲的音乐经济将会不断增长,全球的艺人在那里也会得到更多的受众。
音乐类型多样性不是那么重要
美国这些音乐节的阵容也不像你想的那么独一无二
Festival 250显示,在排名和音乐类型的多样性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很多只有摇滚或者只有电子的音乐节在排名上都很高。
有趣的是,音乐行业里不那么赚钱的类型,反而在音乐节表现良好。根据FORBES在去年早些时间的报告,由于发展的历史不够久,EDM和嘻哈不如摇滚、流行和乡村那么赚钱。但2015年前25的音乐节里有14个的风格里包含EDM和舞曲,11个有嘻哈。这两个音乐类型主要依附于流媒体平台上——嘻哈是全世界播放量最高的类型,EDM则主要基于SoundCloud这类平台和其他网络社区,这也让它们更容易进行全球化的商业营销,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更重要的地位。
随着很多艺人在全球范围内名气越来越大,那些顶尖的音乐节与其他音乐节在阵容上的差距越来越不明显。事实上,很多音乐节的阵容都出现趋同化,一些音乐人和乐队会在在一段时间奔波于全球各个音乐节,为相似品味的观众带去表演。
为了分析音乐节阵容的重叠程度,我比较了美国排名最高的五个音乐节——Austin City Limits、Bonnaroo、Coachella、Firefly和Governors Ball的阵容——完成了下面这样一张图表。
Governors Ball音乐节有着最高的重复艺人比例,51.5%的艺人同时也在其他至少一个音乐节上进行了表演。根据FORBES的数据,在为每组艺人所付出的价钱这一项比较来看,Governors Ball同样也是最贵的。按照通票的价格,相当于乐迷为每组音乐人付了3.88美元。相比之下,Austin City Limits只有21.7%的重复艺人,乐迷为每组艺人付出的钱也只有1.66美元,还不到Governors Ball的一半。
这些高度重复的艺人既有新兴的,也有成名已久的,类型也不尽相同。电子流行乐队M83是唯一一个在五个音乐节上都演出的,嘻哈艺人Vince Strples、民谣摇滚乐队Nathaniel Rateliff & The Night Sweats和合成器流行乐队CHVRCHES都登上了四个音乐节的舞台。合计起来,共有22组艺人在3个音乐节上表演,56组艺人在2个音乐节上表演。
不仅如此,一些相似风格的艺人还倾向于“共同行动”。例如,电子音乐人AlunaGeorge、Gallant和Major Lazer都在Austin City Limits、Coachella和Firefly音乐节上进行了表演;独立乐队Oh Wonder、St. Lucia和Saint Motel则都出现在了Austin City Limits、Bonnaroo和Firefly的阵容里。
如果这些音乐节的阵容区别越来越模糊,那么音乐节还能有什么独一无二的特质?Festival 250通过Coachella给我们了一些启示。在报告中写着:通过与YouTube这样的数字发行渠道合作,Coachella先人一步率先打入了互联网,获得了更多的受众。类似的,纽约新兴的音乐节Panorama Festival专门设置了一块音乐-科技区域,在这块区域里有交互艺术装置和360°虚拟现实剧场。
随着音乐节的全球化,以及音乐本身多样性的丰富,人们的思维方式会趋向一致——那么真正需要思考的就不仅仅是观众在音乐节上听到的音乐了,而是关于如何提升他们在科技和生活方式上的体验。
编译 | 蒋文明
校对 | 李禾子
编辑 | 宋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