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音乐厂牌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作为传统音乐厂牌的核心,A&R领域的竞争正逐渐变得激烈。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传统音乐厂牌在行业内的定位和角色也日渐模糊起来。
近年来,不少有前瞻意识的音乐厂牌敏锐感受到整个唱片行业的变化,并抓住了行业变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一,它们开始运营粉丝经济,在唱片录制过程中给予粉丝更多的话语权;第二,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知名艺人或者新兴音乐人签署资源互换、相互导流的合约;第三,学习风投模式,开始用初创企业的奖励措施去激励艺人及员工;第四,优化公司收入来源,从制作到音乐节、演唱会、Livehouse演出、线下场地运营、互联网平台、录音棚、音乐营销、自媒体运营等,拓展录制音乐领域之外的业务,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
通过如上这些极具创业精神的战略和措施,中国的音乐厂牌们正在一步步地为自己铺设一个更加稳定和有意义的未来。
那么,音乐厂牌在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
音乐、科技、资本加速融合,生态化与垂直化齐头并进
当下,音乐厂牌正向PE/VC、创业加速器和互联网科技公司学习商业和投融资经验。摩登天空和太合音乐集团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们正致力于搭建自己的生态圈。
太合音乐集团幕后推手钱实穆做投资出身。1991年,钱实穆从北京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被分配进了物资部,不久他就选择跳槽到了一家香港的投资公司。2003年加盟太合传媒,成为一名娱乐行业的操盘手。在十多年间经历了行业诸多起伏之后,2015年4月,整合后的新太合音乐集团高调亮相,截至目前,太合旗下拥有了太合麦田、海蝶音乐、大石版权、百度音乐、秀动网、合音量APP、百度音乐人APP及众创空间Tspace等品牌。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收购是成本最低的方式。”钱实穆曾在接受《环球企业家》杂志专访时表示,做娱乐投资的四要素分别是:人、商业模式、资金及文化氛围,评判一项娱乐投资的成败,绝非只有财务回报这一僵硬的数字,还有是否拿到了娱乐行业的“话语权”。
复星之后,摩登天空今年引入了新的投资方君联资本,旗下包括音乐制作、艺人经纪、现场演出、线下空间运营、媒体及投资等业务版块,2015年摩登收购了POGO看演出,推出了直播平台正在现场APP,该平台在今年整合了POGO的票务业务,此前据媒体称估值近五亿元。此外,摩登还在北京投资了2000万建录音棚,在普吉岛建了一个录音棚,在英国成立了一间传统的音乐厂牌,也正在投资布局嘻哈、电子领域,与音乐财经合作推出了投资新兴内容的品牌“小鹿角”。
当然,与钱实穆资本操盘手的背景不同,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原本只是音乐人,从一窍不通到看懂如何定价的资本游戏,他用了三年时间。
“我们所有的投资都和内容相关,围绕上游做布局。内容行业不可能赢家通吃,玩互联网那一套零和游戏,也不可能有Uber、滴滴和Airbnb,全世界来看都如此,三大加一大堆独立公司,音乐就应该百花齐放,可能有的厂牌会大点,有的小点。”沈黎晖认为,“我们依然还是一家经营音乐内容的厂牌,一直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以前我们能投资一张唱片的钱很少很少,现在可能一张唱片的投资就上百万了。”
近十年来,作为传统厂牌,飞行者一直赚着很少的钱,2015年成为飞行者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去年,飞行者音乐完成了2000万人民币的Pre-A融资,在资本推动下加速转型成为音乐科技公司,今年5月飞行者举办厂牌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对外力推音乐人编曲作词交流平台小样儿APP,公司规模也正在迅速扩大。
无论是科技创新从业者,还是音乐人,其实他们的奋斗动机都是差不多的。 目前需要克服的问题是,该如何将音乐这一门艺术语言与商业结合起来,在这二者之间搭建桥梁。毕竟新商业模式的形成可不像写一首新歌那么简单。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摇滚音乐人汪峰上线了音乐平台碎乐 App(玩赚音乐) ,有一点类似分答,目前薛之谦、邓紫棋、李荣浩、毛川等歌手已经入驻碎乐,汪峰感言音乐人太苦,靠音乐本身根本无法养活自己,“传统的音乐产品都是歌曲播放器,而碎乐正在做一个好玩的新玩法,可以是一分钟的小样,也可以是反映音乐人生活的点滴音视频。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创作者以及表达者,都可以得到应得的全部收入。”
据《福布斯》杂志报道,近年来在英国和美国迅速崛起的几大创业加速器,例如Zoo Labs, Marathon Artists LABS以及Abbey Road Red,都在尝试将音乐与科技相结合,允许怀有同样发展愿景的艺人与科技创业者直接进行合作。
这无疑也给国内的音乐厂牌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学习之路。
内容投资正回暖,A&R发展将更加扑朔迷离
经营一家音乐厂牌从来都是一件看上去很酷实际上很难的生意,由于收入回报的未知性,唱片生意的风险要比其他的行业大得多。
在新千年的头一个十年,在互联网冲击下,整个产业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是:无人再有魄力去投资内容,整个音乐产业内容大滑坡,再无优势可言。
一部分厂牌离“内容”渐行渐远,逐渐成为“转手贸易商”,从前的内容提供方也变成“渠道方”,比起做内容赚点小钱,甚至要亏钱相比,短期内自然是做商演业务更赚钱,期末财务数字也更漂亮。
例如,诞生于“新谣时代”的海蝶音乐,凭借着过硬的内容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在2000年前后渐渐成为独立唱片公司中的“佼佼者”。2003年,海蝶音乐进入内地,顶峰时期有150多人的团队。据公开报道,2006年3月,国际投资基金IDG-ACCEL,宣布它在全亚洲投放的第一笔巨额风险投资,也是该基金首次涉足娱乐产业,选中了海蝶音乐,当时IDG获得49%的股权。原来的创始人股份占51% 。2007年4月,IDG、Accel Partners、SIG三大国际投资基金再次重金追捧海蝶,推动海蝶成为亚洲华人世界最大的娱乐集团之一,此轮融资后,创始人所持股份缩减至20%,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2014年4月,原海蝶音乐创始团队成员、离开后选择继续创业的知名音乐制作人许环良曾写了3000余字的公开信《离开海蝶音乐了吗?》,此后他在接受音乐财经采访时表示:“在整个音乐产业15年的变迁过程中,传统的模式在逐渐消失,而新的商业模式大家还在找。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因为看不到隧道那边的曙光而放弃了音乐。”据许环良回忆,事实上那时所有唱片公司对做A&R都很浮躁,急功近利。
2015年,海蝶音乐被太合麦田收购。2015年6月,太合麦田正式宣布与海蝶音乐、大石版权正式携手,组建“新型音乐服务公司”——太合音乐集团。整合后的太合麦田动作不断,在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开始拓展粉丝运营、音乐IP生成、数字营销等方向。
摩登天空在迎来爆发之前,死去活来坚持了十多年,而据小鹿角智库的估算,中国独立厂牌的平均运营时间约为8年,大部分曾经辉煌过的厂牌都死在了那一拨互联网冲击下的音乐产业低谷里。
在兵马司CEO、知名独立音乐制作人杨海崧看来,为音乐人出唱片永远都是唱片公司该做的事情,所以尽管兵马司厂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演出,但它把大部分有限的预算都投入到了制作唱片中。兵马司创始人Michael认为全球20%的人口都集中在中国,全世界五分之一最好的音乐家也应该来自中国,厂牌的目标应该是找到好的音乐家,去投资他们,推广他们的音乐。
飞行者音乐CEO李戈在解释小样儿的价值时曾对音乐财经说:“每一首音乐都有自己的价值。谁也不知道现在的词曲作者会不会是未来的汪峰,购买词曲的版权就像股票一样,这让词曲有了流通的价值。”
前不久,草台回声宣布拿到娱乐工场天使轮投资,创始人戈非在接受音乐财经专访时就强调了现在是介入做音乐内容最好的时候,产业正在往上走,音乐人和音乐公司的生存空间更大了。戈非说:“做内容的核心是团队和资本,缺一不可。一方面资本进来了生存空间更大,一方面是人才的重新孵化和培养,现在特别多年轻人进来了,正好能够构建整个行业。”
确实,资本与厂牌之间的关系正日渐紧密。
微影资本投资了十三月文化和麦爱文化、中国文化产业基金、复星及联想系的君联资本投资了摩登天空,君联资本、bilibili和华熙集团投资了米漫传媒,宋城演艺投资了小旭音乐、弘坤资产管理投资了飞行者、树音乐完成了A轮融资……飞行者音乐投资了Nova Heart主唱冯海宁的厂牌Fake等。
尽管内容投资日渐活跃,但随着艺人和音乐人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进行音乐创作并将其展示给无数日益分散的听众,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音乐市场推广和分销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特别是音乐变现和版权管理的专业问题。
国内市场普遍缺专业的A&R从业者。索尼音乐中国区音乐总监陈美威前不久在第三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上表示,A&R需要将音乐看作其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都到网上听音乐,所有榜单音乐、各种类型音乐都要听,然后要仔细看它的歌词,并且思考,要在这上面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
在渠道多样化、音乐人看重自由度的当下,唱片公司的A&R人员越来越难做,与看好的音乐人合作需要更大的诚意,如何为音乐人量身订制宣传的方案也充满了挑战。对此,虽然有人建议陈美威找台湾成熟的A&R做内地市场,不过陈美威认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东西,别的地方的经验不见得适合内地”,所以索尼也一直在寻找内地优秀的A&R人才。同时,陈美威也指出现在面试者的心态与多年前相比变化很大。曾经索尼音乐这样的大公司是年轻人竞争的地方,但现在面试者相比于从工作中能学到什么,更看重能得到多少薪酬,这让他也感到疑惑。
此外,像众筹、投资者与投资机构合作伙伴关系等一大堆新型市场营销工具和投资计划都在大张旗鼓地进入泛娱乐行业,未来音乐领域里的A&R发展将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艺人为自己当家作主,厂牌之间交叉投资
十年前,新人起步时需要一纸唱片合约,现在,这只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在独立音乐圈内,艺人运营音乐厂牌的现象十分普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文件共享和其他互联网风潮的推动下,不少小厂牌都成功地在主流音乐圈的边缘树立起了响亮的名声,因此像自主厂牌这样的DIY商业模式也能够在音乐细分圈内发展得顺风顺水。
Apple Music、网易云音乐这样的音乐流媒体公司也开始涉足A&R领域,试图绕过唱片公司与艺人共享流媒体平台的分销渠道和播放数据(比如Frank Ocean在Apple Music上独家发行新专辑)。而像Kobalt与看见音乐之类的科技创业公司,似乎也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厂牌的一些功能。
外媒报道显示,唱片公司花在艺人培养上的资金约占其总收入的15.6%,其实这一比例要比科技、软件、航空、医疗和制药等产业的研究开发投入要高得多。
在如今一些新兴的音乐厂牌,艺人们能够自由地与多家厂牌签约。当然,这一变化凸显了音乐产业在新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力与经济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人之间能够更加顺畅地跨厂牌进行合作。
由于资讯的海量和媒体碎片化,分众化时代如何运营音乐内容成为一大难题。
许环良说:“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思考怎样去做影响力,很多时候大家争论不休的总是‘歌红’还是‘人红’的问题。其实一首歌红了才能让一个新人红起来,歌带着人,人进来了又会带歌反反复复就会产生明星效应。”
现在许多音乐人更希望的是,音乐作品如何能够更快的被广大听众和乐迷所听到,如何才能吸引到一批忠实乐迷,如何有效开展巡回演出?能够在经济上尽快取得独立,最终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音乐艺术创作中。
不过对于一部分音乐人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更多音乐人希望能够完全脱离中间代理商,自己把控自己的经济收入,同时能够得到其音乐作品在录制、推广和分销等过程中的各方面数据。
2016年4月,“中国摇滚现场之王”谢天笑宣布以个人工作室的方式签回摩登天空,这在摇滚圈较为少见,工作室自配经纪人、企划宣传等核心工作人员,公司匹配相应的策划、宣传、商务等团队。沈黎晖认为,以这种方式签约,不仅艺人拥有了更多自主性,也提高了公司的协作效率。今年7月,谢天笑工作室宣布签约意大利乐队大章鱼。
“我们这里都是特别怪的人,我们尊重他们的意愿,也不会强迫他们做任何事情。他们要走,要留,怎么做唱片,是不是去参加一些活动,都是他们的自由,我们都不会强求。”沈黎晖曾透露,独立音乐人马条就曾经做了摩登天空签约一天的艺人。
不过,艺人自主运营厂牌不仅意味着艺人本身掌握更多的控制权,也意味着艺人需要应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更加繁忙的工作安排。在这样的运营模式下,音乐人和艺人必须要意识到自己才是自己演艺事业的决策者,并且愿意做出一些更加强硬和务实的决策。
新兴厂牌众乐纪创始人陈鸿宇也表示,在忙于巡演和创作新专辑的时候,其实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同时建设和经营自己的厂牌,他找到了一位曾在主流唱片公司工作多年的合伙人,帮助他去打理厂牌的具体事务,比如音乐作品的代发和音乐人的签约等。
陈鸿宇说:“厂牌未来的发展会走向更加精细化的运营,以后可能更多是细分领域的合作了,比如我现在倾向于与专门做制作的厂牌去合作,这包括音乐制作和舞台制作,他们显然会更专注和专业。”
如今,许多唱片厂牌更像是一间“音乐银行”,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为艺人提供基础的资金支持和音乐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种基础设施。与此同时,长期的财务和创意决策将由艺人自己做主。
随着整个产业的升级,行业碎片化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洗牌,在竞合之间,不同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及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影响音乐产业的发展和向外辐射的能力。
“双焦点“模式渐显,厂牌IP越来越重要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知名厂牌能够对新一代乐迷产生极强的情感联系和号召力,厂牌IP的养成越来越重要。一些细分领域的独立厂牌也把品牌建设当作其发展的重点,例如:JZ Music、麦爱文化、战马时代、众乐纪、New Noise等。
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厂牌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了可媲美艺人甚至明星的粉丝数量,并且凭借其在细分领域的专业而被封为行业的意见领袖。
在音乐产业,过去这种现象往往是不太能够想象的,因为艺人的名气通常都要高于所在厂牌,并且厂牌往往隐于背后,普遍比较低调。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厂牌主理人、创始人或者职业经理人,开始习惯于在媒体面前表达自己的经营理念,希望通过更加积极的方式将自己的品牌推广并传播出去,而不是仅仅依仗于旗下的一票签约艺人。
此外,不仅限于流行音乐厂牌,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设立企业品牌公关岗位,雇佣专门做公司的品牌公关,这在以前散兵游勇的时代,厂牌里大部分与品牌宣传相关的岗位都是项目宣传而非基于企业层面。
事实上,厂牌和艺人同步推进的“双焦点”模式将可能改变整个音乐产业,并且对于推动音乐公司进一步发展会带来极大的帮助。
不仅如此,厂牌的高知名度也能够给旗下签约艺人带来积极影响,具有一定历史或独特风格的音乐厂牌一旦签约新人,将能够帮助特定乐迷群体迅速了解某一位艺人,帮助艺人提高在某一群乐迷中的知名度,也更加容易让乐迷们深入了解音乐作品本身。
更多扎根现场音乐市场,商业模式日渐多元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音乐厂牌开始打造自己的公司品牌,希望与听众和消费者进行更加直接的接触和互动,因此演出活动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些厂牌商业运营模式中的一大重要部分。
放眼当今的音乐产业,现场音乐演出收入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市场,完全可以抵消唱片市场衰退所造成的收入损失,而从音乐厂牌角度来看的话,这样的趋势正在重演。
虽然近几年现场音乐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一批新兴厂牌的出现,但我们认为只有演出业务不制作唱片的公司,虽自称厂牌但不能被归类于厂牌。
未来几年,所有一切都可能连结在一起。音乐厂牌甚至会围绕某一类乐迷群体,可以将其旗下艺人从音乐制作和发行、演出活动的推广和宣传、商业品牌合作等一切围绕内容的变现模式连接在一起。
在海外,有主流唱片公司和一些当红艺人甚至针对演唱会观众推出了自己的酒类品牌,并借此进一步深入参与到演出活动的策划和推广中。在国内,有嘻哈厂牌在音乐人制作唱片的初期就开始引入品牌赞助,使得唱片+MV+巡演成为品牌整合营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反过来,专注于现场演出市场的音乐公司也在尝试建立自己的音乐厂牌,签约音乐人,干脆推出自己的音乐作品。
据报道,位于纽约的Smalls Jazz Club酒吧最近成立了一家名为SmallsLIVE的数字音乐厂牌。在该酒吧举办过的每一场音乐演出都会通过网络进行现场直播,同时以音频或视频的方式录制下来成为数字唱片,表演者和艺人都将完全拥有这些数字唱片的所有权。SmallsLIVE和艺人之间的版税分成比例为1:1,这看起来似乎是目前最合理平等的版税分配模式。2015年11月,北京的小型演出场地DDC宣布作为独立厂牌签约旗下第一支乐队达斯坦乐团 U-Dastan Ensemble。
旗下拥有苏荷酒吧、本色酒吧、纯K、胡桃里音乐酒馆、繁花酒吧等品牌的合纵集团签约歌手艺人超过1300名,此前收入旗下的原创流行音乐公司EQ梦工厂拥有26个录音棚和30多个音乐制作室,据称每年培养超过600名艺人。从业务的扩张来看,合纵正在从线下夜生活娱乐加速布局到上游内容领域,致力于成为全产业链的音乐文化娱乐公司。
“音乐+”及“+音乐”让当下中国音乐厂牌的商业模式变得日益多元化。但从核心层面来说,尽管厂牌前途日渐明晰,但基本面还没有本质性变化,市场也并没有大量出现“这里赚了好多钱,那里赚了很多钱”的情况。行业需要更多真正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去做事,因此新人进入厂牌领域更加不能操之过急,依然要做好长期投身这一领域打持久战的准备。
总的来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这样的时代:更多的内容投资,更多的扎根于现场音乐市场,同时在整个行业的努力下,进一步确保艺人来自音乐作品的收入更加公平合理。
文丨安西西
校对丨李日晴
采访及编辑丨董露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