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不要打我了,我不想上培训班,我想和小朋友一起耍。”6岁的女孩为拒绝上3个暑假培训班——钢琴班、舞蹈班和书法班,本应是遇险时用的“拨打110”的办法用到了自己的父母身上。事件的起因竟然是父母们的对话。
原来,这位女孩的母亲是因为和女儿同学的父母们对话后,觉得自己是个极不负责任的母亲。于是,才想到了要为女儿报培训班,据说,钢琴培训班她是找了不太出名的老师,300元一次课程,一次120分钟,一周学两次,一个月将近3000元。虽然是这么多的支出,但是换来了却是女儿的拒绝。
结果怎么样?这位女孩的母亲经过与女儿商量,书法课不用去上了,但钢琴和舞蹈两者保留其中一样。其实,现在不少培训班出了免费钢琴培训,如果真的想女儿学钢琴,那么可多留意这样的信息,先让女儿尝试着学。除此之外,还可以带着孩子到各销售钢琴的门店,让孩子第一时间接触,看是否有兴趣。当然,就像结局那样,暑假培训班不必过多。
另外,这个事件折射出来的是一个社会的现象——父母爱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孩子做对比!这个现象为什么不会出现在父母与父母间的对比呢?比实力、比前途等等呢?这很大原因在于有了孩子的父母重心容易从工作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于是“事事为孩子操心”,开始了“拼孩子”的模式。在网络上,不少父母逼孩子上暑假培训班的新闻报道,几乎每年都有,那为什么年年还是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难道没有从其他人的家庭中得到启示?最终搞鬼的还是“心理”!
记得曾有在一次钢琴比赛中,问及一小孩:“你自己喜不喜欢学钢琴?”孩子看了看旁边的父母,小声地说:“不喜欢。”“那是谁让你学的?”孩子还是偷偷地看看旁边的父母,小声答道:“妈妈。”听着让人挺寒心的,这么小的小孩的确需要父母帮忙判断,但有时父母也不要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否则可能会出现本文中这个6岁的孩子因拒绝钢琴培训班等暑假培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