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尔摩斯
中国电影产业在短短的三四年间成为了中国娱乐大领域内的最淘金产业,三年前的《泰囧》好像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所有电影和发行公司争相追赶的目标,今年的《捉妖记》一下就用了两倍与《泰囧》的票房进入史册,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转入中国电影市场,有钱的做投资做制片,没钱的做配乐写主题片尾插曲。那些老百姓眼里的王牌,郭富城、陈奕迅、汪峰、李宇春、杨坤等等都在这几年的各种院线大片里做了献声,先不论其精彩与否,可大片终究还是希望有天王天后才可以称得上般配的,更何况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讲求“大”和“宽”的国家背景下。
于是乎,在超级大片之后的无数中小型电影开始成为苦于觅食的音乐人们,因为在那里似乎更看得到名和利,雨后春笋出现的艺人工作室也开始削尖了脑袋试图钻入某部电影,团队PR超过了音乐水准在这个过程中的比重,如果这是时代发展,那只能说时代发展造就了音乐的悲哀。可是真的有哪一部电影成就了一个此前籍籍无名的华语歌手吗?算起来压根就没有过。IPOD的一首广告歌成就了feist,可是别忘了,乔布斯,这世界只有一个。这个庞大消费群体笼罩下的中国电影其实并没有看起来惨兮兮的中国音乐市场带来了什么。
1.数据可以反映一些事实
《港囧》对香港老歌的使用有点意思
细细观察,从2012年至今2015年的中国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上(2012前三位分别是《泰囧》、《十二生肖》、《寒战》;2013年是《西游降魔》、《致青春》、《私人订制》,2014年是《心花路放》、《大闹天宫》、《智取威虎山》,2015年截止目前是《捉妖记》、《港囧》和《夏洛特的烦恼》),无一例外全是亿元票房的电影。
可比起同样高票房的西方电影,中国电影的OST(original soundtracks)用乏善可陈来形容都不为过,《速度与激情7》、《泰坦尼克号3D》、《钢铁侠》、《星际迷航》、《变形金刚4》几乎在OST上全线胜利,并利用OST带来了巨大的收入,《速7》的OST实体唱片销量截止今年5月已经卖出了14.5万张,在美国公告牌上的三项数据中排名第一。被摇滚爱好者推崇的《变形金刚》系列,在《4》上同样延续了口碑和销量的平衡,根据作曲家Steve Jablonsky和片商合约规定的限量销售条款中,15000张销量后即停止销售,这张专辑在电影上映初期就突破了实体15000张的销量。
反观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的红火,很大程度来自于电影版权市场的规范和娱乐资本在电影上的活跃,OST的认知率低下令人汗颜,甚至有从业人员对OST(Original Sound Track)这个缩写模棱两可。OST电影原声这个在所有的专业音乐年报里都会做详细分析的门类在中国仍然处于边缘地带,就是在最独立的唱片店里,OST也会有一个显眼的唱片架用来陈列。在各种音乐人,甚至一线艺人更多地介入电影音乐的大背景下,也更容易看到电影市场对音乐的旁支影响。
2.电影加重了音乐人两极分化
电影《烈日灼心》的配乐白水(图中演唱者),由于白水老师相当神秘,只找到早年演出的照片
一线艺人进入电影市场,更看重的是电影的广大受众,片方所看重的也是艺人的话题度,最终只是为了制造一个营销事件,歌手的参与也仅仅停留在演唱主题曲,插曲或片尾曲的层面,直白说,这只是唱歌,称不上是做电影,即使说成是广告歌也不该有什么不妥之处。
早些时候还不是一线歌手时候的汪峰曾经为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做过配乐以及窦唯给孟奇的冷门片《最中意的雪天》做过配乐,这算得上中国电影市场上罕见的歌手专业配乐。真正的电影(影视剧)配乐大师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关注,比如林海,赵季平,谭盾,丁薇和林朝阳。用生意人的观念来看,与其用一位一流的配乐大师创作,不如请一个话题度高的偶像艺人唱首歌来得划算,但是它不符合艺术规律。甚至很多的影视剧中除了唱歌部分之外的音乐,会用比较低廉的价格交给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创作,水准虽谈不上低下,但总不可以称为优秀。
在今年的国产电影中也只有《煎饼侠》算得上采用OST概念制造了事件,其余的电影在OST上毫无建树。我试着用百度搜索了几个关键词,比如:捉妖记电影原声,西游降魔电影原声,夏洛特烦恼电影原声,百度显示的相关条目数虽然并不低(最高的是《夏洛特的烦恼》90万相关)但是仔细浏览发现,大部分的条目只不过是关联了某几位艺人演唱的电影歌曲罢了。算上今年为悬疑片《烈日灼心》配乐的白水,真正的专业配乐屈指可数,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叫白水的独立音乐人呢?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电影产业给音乐产业带来的可能是加速了两极分化:有名的更有名,无名的更默默无闻。
3.中国需要好的OST吗?
在音乐的使用上,《三轮车夫》令人拍案叫绝
顺着OST关键词的搜索,似乎又引发了另一个思考。中国需要优秀的电影OST吗?这是个很艰难的回答。
大众其实更喜欢在电影里听到他们似曾相识的歌。所以大众会对《港囧》里的大篇幅的80年代粤语金曲选段大为称赞,可这其实只是导演用了最简单的方法拼凑出了一张所谓的电影原声而已。这些巧妙的选段,远及不上陈英雄在《三轮车夫》里对Radiohead《Creep》的选用,一个好电影音乐可以延展一首作品的效用,陈英雄做得很极致。要知道你们热爱的Imagine Dragon可是看了电影剧情和样片后才给《变形金刚》写了那首《All For You》的。从某些角度上,中国的电影和音乐的大受众都太容易被取悦,对它们提出挑剔的大多数都来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产阶级,所以我很同情某位朋友说的一个观点:中国的电影音乐审美被票房泡沫拉低了。
我至今依然可以清楚地记得自己是怎么第一次听到Elton John(电影《狮子王》)和惠特尼·休斯顿(电影《保镖》)的,当然还有那个在《侠盗罗宾汉》的声音布莱恩·亚当斯。希区柯克系列有Bernard Herrmann,《变形金刚》系列有自己的御用作曲Steve Jablonsky,科幻片领域有约翰·威廉姆斯,而Hans Zimmer、John Barry则无所不包。中国也有大师,但是似乎不太被需要。音乐产业里那些佼佼者真的可以在电影产业里做个成功的浪里白条吗?好像除了好好在音乐这个行当里勤奋的做事之外,等待机会外,想借个电影的光弄出点明堂,并不那么现实。(来源:新音乐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