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学=综艺新生态
江苏卫视在档节目提出了新鲜的“音乐游学”概念,让华晨宇、胡彦斌、方大同等嘉宾前往首尔、波士顿、纽约、洛杉矶和伦敦等城市,与当地优秀的音乐人或是偶像艺人进行交流。“游学”其实是户外型真人秀和体验型真人秀的升级版,而立足于音乐,又让节目与一般的旅游真人秀区隔开,也是这档节目的精髓。
我们所理解的游学包括学习专业课程、参观当地名校、入住当地学校或寄宿家庭、参观游览国外的主要城市和著名景点,就好比我们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争的事实是,华语流行音乐距离日、美、韩还有不少距离,我们不指望一次游学就能拉近距离,但至少我敬重歌手们可以在两国艺人的交流中敢于暴露自己的短板。比如在和韩国偶像团体EXO的交流中,中国歌手的肢体表现非常不协调。我相信节目设置不是故意去刁难这些歌手,而是督促我们去完善艺人的能力。
其次,这档真人秀的“任务”环节与节目主题紧扣。很多真人秀节目的游戏设置都很盲目,《唱游天下》首期最好看的莫过于嘉宾的“街头表演”。这种“街头任务”虽然在其他类型的真人秀节目中被用到不能翻身,但是作为一档音乐真人秀来说,这个任务的设置与音乐主题的契合度相当得体。这对歌手来说是种考验,因为怎样吸引路人驻足给赞是项技术活,如同一次入学考试,考验了歌手平时的积累。我们看到“萌萌哒”的华晨宇有一种对音乐的自信,他本身是一个旋律性非常好的歌手,只要把眼睛闭起来,便有一种“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魔性,有能让路人成知音的本事。周笔畅在这档节目中也突破了自己狮子座“怕丢脸”的天性,她的街头表演在布鲁斯、摇滚和爵士中不停转换,展现了不俗的音乐技巧和丰富的歌曲储备,而且素颜示人也是勇气可嘉。
中国+世界=音乐大爆炸
《唱游天下》不仅仅是华语歌手的展示,也可以让观众认识和了解世界范围内伟大的歌手。这次游学的城市有首尔、伦敦、波士顿、洛杉矶、纽约五座音乐之都。
提到波士顿,大家很容易想到波士顿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这些音乐的高等学府。波士顿音乐学院承载为国家甚至世界培养演员、艺术家、音乐家、教育家的重任,伯克利音乐学院则培养出了王力宏、鸟叔和史密斯飞船的主唱史蒂夫·泰勒等优秀的艺人。相比较纽约和洛杉矶,波士顿比较像个StudentTown,是通向精彩纽约和星光洛杉矶的必经之路,因此这个城市在世界音乐版图上非常重要。
韩国是造星之都,想想有多少观看《唱游天下》的观众是冲着嘉宾EXO或是少女时代去的?在和韩国的音乐交流中,我们看到韩国偶像在唱跳等综合实力上是优秀的,而我们惊喜的是我国艺人在演唱方面或是即兴发挥中依然充满优势和实力。节目未能明说的是:中国不是不能培养偶像,只是我们的造星能力是瘸腿的,而瘸腿必然让我们跑得不快。
上周五刚刚播过的伦敦之旅,在记忆当中应该是音乐类的真人秀,第一次走出亚洲冲向世界的。来到英国,观众就会想到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年轻一点的乐迷会想到在格莱美大放异彩的阿黛尔和萨姆·斯密斯,当然还有齐柏林飞艇、铁娘子、皇后、缪斯、酷玩、平克·弗洛伊德等许多知名乐队……这显然比起韩国这位邻居有着更深的音乐底蕴。相信随着节目的渐入佳境,观众会充分享受到这档节目对音乐圣地追根溯源的初衷和深度,节目的信息量和娱乐性可谓并举。
尝试+主动=文化更自信
目前,节目已经播出了三集,收视群体大都是各家的粉丝,对于路人观众的吸引力还是较弱,但是从前三集来看,这个节目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和可挖掘的收视群体,尤其是嘉宾进入到美、英两国著名的艺术之都后,一定会勾起更多欧美乐迷的收视兴趣。
但反过头来,回到文章开头的观点。尽管《唱游天下》在呈现和收视上都未必是四季度最好的,它却是四季度里最值得尊重的节目之一。可以看到,四季度中大部分收视靠前的节目,都是综二代甚至综三代,其中对模式、对观众的消耗不说,在创新力上却不得不说,偏于保守与功利化了。相比之下,江苏卫视在周五、周日两个时段推出的《唱游天下》和《女婿上门了》,都是颇具创新的节目,创新的背后肯定会承担不少收视的压力,但这份初心却值得称道。
而在音乐类节目的小范畴里,《唱游天下》并没有把歌手局限在华丽舞台或是过分依赖精尖音响,而是提倡国际交流与互动。特别要指出的是,当所有真人秀节目都在输入他国文化的时候,江苏卫视第一次借用一档综艺节目提出了一个文化输出的概念。首尔、伦敦、波士顿、洛杉矶、纽约这五座音乐之都的游学,不仅是给更多的中国观众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也给世界音乐一个了解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人的机会。
在此之前,曾有过不少歌手登上国际的音乐颁奖礼而引发争议的新闻。事实上,这其中的误解和尴尬,深层次的原因是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和了解。相比之下,江苏卫视《唱游天下》这一次大胆的走出去,虽然是一次浅尝辄止的输出,但是这个举动却显示了一种不惧怕被比较的文化自信,值得被复制和发扬。而更积极的意义是,这些音乐人能透过节目认识国际音乐人并促成合作,这种文化交流和主动吸收才是最实在的。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敢说,像是韩、英、美的音乐制作人通过这短短的交流机会,能给中国音乐带来多少改变,但至少有一点收获的是,当我们走出国门,使用这门世界的语言来向世界发出邀请后,我们会发现,中国文化会和中国政治经济一样,在世界舞台上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发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