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欧米勒国际钢琴公开赛评委特刊
给欧米勒参赛选手的寄语
金秋十月,
收获的季节;
祝愿来自全国的钢琴选手
赛出水平,
享受音乐!
——刘佳
关于刘佳
刘佳 青年钢 琴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副主任。
1994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王梅玲副教授,同年留校任教。9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陈比纲教授, 03年获硕士学位。
05年8月赴德国跟随斯图加特音乐学院黄婉莹老师学习。07年与奥地利现代乐团合作演出。同年编订出版《钢琴大师返场小品集》。刘佳的演奏真挚细腻,富有想象力,同时所教学生多次在国内外钢琴比赛中获奖,多次被聘为陕西省和国家级钢琴比赛评委。 08年应法国国际艺术城邀请赴巴黎访问学习,期间曾受教于法国著名钢琴家,巴黎音乐学院Gerorge Pludermacher教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Hanlet教授,以及德国著名钢琴家,纽伦堡音乐学院钢琴教授Wolfgang Manz和Gabriel Rosenberg。08年12月和09年1月先后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两场音乐会,并且应Bardolet文化基金会邀请赴西班牙肖邦故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获得好评,音乐会录音在当地广播电台播放。回国任教后,多次举办师生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以及中国钢琴音乐新作品CD录制工作,2010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听评委谈钢琴
刘佳 | 打开你的“国际听觉” 节选
刘佳祖籍湖北,由于父辈的支边,她出生并成长在乌鲁木齐。刘佳的舅爷赵梅伯先生是庚子国变之后的第一批留学生,被送往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其后创建了西北音专(西安音乐学院的前身)。家族中深厚的音乐学养滋润着刘佳,母亲也从她很小的时候便有意培养她的音乐才能:5岁学习小提琴,7岁学习钢琴,两样乐器就这么并驾齐驱地学了许多年。直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最后时刻,她才选择了钢琴作为专业继续学习。刘佳的小提琴启蒙老师是小提琴家陈响的父亲陈文勋,钢琴启蒙老师是盛中国的弟弟盛中真。他们二人为她这两门乐器的学习都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刘佳说,小提琴的学习经历对她有着巨大的帮助,比如对旋律和歌唱的敏感与理解随着音乐学习的深入,其影响愈加显著。
刘佳在法国巴黎艺术城
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刘佳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师从王梅玲,199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99年她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攻读硕士,师从陈比纲。2005年8月她赴德国参加奥地利钢琴家考夫曼举办的大师班,同时跟随斯图加特音乐学院黄婉莹学习。硕士毕业后的几年间,她不但坚持每半个月一次去北京继续跟随陈比纲学习,还时常到上海去向赵晓生学习与讨教。“弹琴的人不可能一辈子只有一个老师,你需要博采众长,每位老师也会在不同的阶段为你打开一扇扇门。”刘佳觉得,与国外的钢琴老师相比,中国的老师似乎更加诗意,易于带动学生的情感,而外国老师在教学上更理性、更侧重乐曲的结构、和声等问题。
刘佳与在巴黎期间曾给予她精心指导的法国著名钢琴家Professor Georges Pludermacher
2008年,刘佳赴法国巴黎访问学习一年。“与其说巴黎为我打开了国际视野,毋宁说它打开了我的‘国际听觉’。”当时,一位法国华裔小提琴家特意叮嘱刘佳:在法国国际艺术城中,一定不要把自己关在琴房里,一定要多在巴黎走一走,一定要多去音乐会听一听。那一年,刘佳听了无数大腕级的音乐会。“一流音乐会多到什么程度?经常地,我们不得不在同时进行的波利尼和索科洛夫的音乐会之间忍痛做出抉择。”
在教学上,刘佳始终保持着一种非常开放的心态,在选曲上乐于吸收和尝试不同的风格流派,也留意着国际钢琴界在风格和审美趣味上的变化和潮流。她说,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不读书,没有对文化、对艺术的更深入的拓展兴趣,只会弹琴。在乐理、结构、和声等作品分析能力较为薄弱,甚至在常识上闹笑话。因此,刘佳在钢琴教学中会给学生专门增加针对所学曲目的作品分析课。刘佳说,外国老师对中国学生的普遍印象是:缺少理性。这些学生可能技术扎实,情感真挚,也很真诚,但是对结构、对和声甚至音乐的过渡等都缺乏理性的分析,不能够“言之有物”。“并不是有情感、有技术就水到渠成了,情感和技术都要为音乐风格服务。”再者,中国学生普遍存在听现场严重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靠听CD甚至如今是看网络视频来学习和模仿演奏的。“但在现场演奏中,钢琴发出的声音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现场和录音之间的差距和听觉‘错觉’,需要你通过大量的现场聆听来补正。同时要听大量的除钢琴之外的例如声乐弦乐重奏和交响乐的音乐会,离开钢琴弹钢琴才是音乐奇妙历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