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我们在孩子幼儿时期,给他们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中融入一定的音乐启蒙教育,对稳定幼儿情绪,开发幼儿智力,使其健康和谐地成长意义重大。
奥尔夫音乐启蒙教育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综合性音乐教学法。它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大师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语言、律动、音乐教学相结合,将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美术等用音乐这根主线串联起来,透过模仿、触觉、视觉、听觉、肢体活动,去体验音乐的各种要素,使孩子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适应年龄:3-4.5岁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
孩子可以愉悦的[游戏]音乐,也可以厌烦的[学习]
音乐,明智的父母和教师,让复杂抽象的知识变成简单易懂的教育,让孩子的「学习」成为主动的求知而不是沉重的负担;也让「音乐」成为可与朋友分享的下午茶,而不只是自己享用的私房菜。
每个孩子都是音乐家
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各种事物充满想象,他们随时随地打开清亮的眼睛在看、张着敏感的耳朵在听,用自己的感官和肢体去表现他的情感,并探索生活中的种种经验。高兴时手足舞蹈、生气时搥胸顿足;讲述事情时滔滔不绝、巨细靡遗的描述每个细节;办家家酒时有模有样的扮演各种角色、模仿各种声音;在家中,可以专心的搭着积木,沈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到了户外,又变成活蹦乱跳、充满活力的小玩家。
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而这些生活经验和游戏,正是开启孩子音乐之门的钥匙。因为幼儿的音乐教育由生活中出发,在游戏中学习并累积经验,才可以帮助孩子在脑中记忆、关连、重组,再创造出自己的语汇和动作,并增加语言、听力、反应、智力上的能力,以及提升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音乐的参与,没有天才与庸才的分野,也没有美与丑的评断,只有全身全心的感受和感动。因此,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接触音乐、探索音乐、感觉音乐,并沈浸在音乐所提供的欢愉当中。
父母可以教孩子音乐吗?
每一个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音乐启蒙老师!孩子襁褓时,父母替他换尿布时的愉悦脸孔和声音、喝完奶后将他抱在怀里,轻轻拍背的节奏感、帮宝宝洗澡或按摩时的触觉亲密交流或哼唱摇篮曲哄他入睡的温暖感受?及长后,陪着幼儿看书说故事,经验各种戏剧性的语调、让幼儿坐在膝上玩骑马游戏的律动感、唱着儿歌玩着拍手游戏?这些声音、影像及记忆,不仅能帮助孩子体验音乐的美好,也是亲情间爱的传递。
环境教育对幼儿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孩子是否乐观进取,是否自信开朗,都跟幼时的经验息息相关。父母不用「教」孩子音乐,只要自己享受音乐,和孩子分享音乐的感受即可;父母也可以不必「懂」音乐,只要将音乐融入生活,时时赞美、鼓励孩子在音乐上的表现,就可以帮助孩子有勇气继续探索音乐的曼妙,让音乐成为一路同行的朋友。
音乐教育就是美的教育
音乐教育不是「跟我念10遍」的知识灌输,而是「还能怎么玩?」的智慧开启。因此,幼儿音乐教育,应包括唱歌念谣、音乐游戏、乐器演奏、音乐欣赏、律动舞蹈及图画、戏剧等各种活动,藉由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及活泼好动的天性,来启发孩子与生俱来的律动音乐潜能。
音乐为孩子提供一个绝妙的学习窗口。借着这个窗口,可以帮助他进入各种学科的「任意门」。例如:孩子从节奏读谱中,可以学习到数学逻辑的秩序之美;从歌唱念谣中,可以感受文字和语言的声韵之美;在律动舞蹈中,可以体认肢体协调的平衡之美;从音乐和图画的结合中,欣赏到诗画合一的美感;也能从音乐游戏和戏剧活动中,体会团队合作的和谐之美。事实上,音乐教育也就是美的教育,透过音乐,孩子深刻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塑造自己。
何时可以让孩子学乐器?
乐器的学习,需要视觉、听觉、触觉及整个肢体的协调,在幼儿身心发展还未达到如此精密的协调时,提早学乐器,会因为孩子手指的力气或肺活量有限、使用不当;或因无法同步进行眼、耳、口、手间的协调,影响往后对音乐持续的学习与热情。而且,一个四岁孩子需要花一年时间所学的内容,对于一个准备就绪的六岁孩子来说,几个月就可以做到。如果父母能够耐心的等待孩子身心发展较为成熟,对乐器演奏产生兴趣,而且有足够的的心智和体力,面对学习乐器所必须付出的时间和耐性时,藉由乐器演奏,孩子不仅可以抒发情绪,也可以培养专注、开发智力,并增强自信心,这样的学习才能形成亲子「双嬴」的局面,而不是为了达成父母的希望,让学习乐器变成亲子间的「战争」。提醒父母,五岁以前的幼儿,运用全身学习欣赏音乐,享受音乐中的各种元素,是学习乐器之前必经之基石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