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出生在俄罗斯维亚特卡省的一个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48年柴可夫斯基随父母搬到圣彼得堡居住,在他10岁时,进入到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他选修了音乐课,并师从Т・И・菲利波夫学习钢琴演奏。186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柴可夫斯基进入到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第二年随着教育的改革,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校,即: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荣幸的成为该校第一批学生,在Н・И・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А・Г・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1865年他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1877年柴可夫斯基辞去教学工作专心创作,同时开始去西欧、北美旅行演出。1893年6月他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1月6日与世长辞。在此值得一说的是:自1877年柴可夫斯基专心创作到他去世这段时间,是他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全曲由三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的情感都不相同。
在第一乐章的开始,听众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俄式风格,随着节奏的不断变化,可以感受到音符在欢快的跳跃,之后,音乐中出现了一次次的对比,无论是强弱,还是节奏,亦或者情调,为小提琴SOLO的出场做了精彩的铺垫。作为主角的小提琴演奏出一连串悠扬、充满歌唱性的旋律,音色柔美,不禁使人展开丰富的联想。第一乐章总体来说都是以欢快的情绪为主导,其中最精彩的地方莫过于独奏小提琴与整个乐队的交替演奏,欢快的气氛直达观众心底。
第二乐章用木管组乐器奏响了开篇,在略带忧伤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乐章具有一定的哀伤情节。当时俄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每次听到这个乐章,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柴可夫斯基对当时的俄国人民悲惨处境的忧虑。当然,第二乐章也不完全是忧愁的曲调,其中还有几个乐句与乐队一起进行了激烈配合,之后又回到缓慢而又悠扬的旋律中。
第三乐章是一个欢快性乐章,表达了作者对俄国人民战胜苦难充满了信心,也同时表达了柴可夫斯基个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在这一乐章中,小提琴与乐队配合紧密,节奏变化较大,曲调上逐渐递进,同时,大量跳跃性音符出现在听众的耳中,激动和向往的情感宛如火山喷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柴可夫斯基作为一名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情系祖国,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了内心情感,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所创作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小提琴领域的一首重要协奏曲,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这首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本文深入论述了柴可夫斯基和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希望能为喜欢柴可夫斯基作品的人们带来一些可取之处。